我的工作地点在距离老家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市里,大概一个月会回去一次。刚参加工作那两年,几乎每个礼拜都想回家,每次回家前都很期盼。可是这两年却不一样了,每次回老家,都觉得陌生。
想起以前读书的年纪回到家里,随随便便都能找到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感觉那时候的圈子很大,满村的奔跑,经常玩的开心而忘记吃饭。现在不一样了,回到老家后,发现貌似以前儿时的小伙伴莫名的不见了。原因诸多,有的人出去外地上班了。有的已结婚了,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疲于应付各种亲戚关系,例如:春节拜年要优先去丈母娘家。还有的人因许久未联系,渐渐淡出了自己的朋友圈。这就是人成长的规律吧。
现在我家不种地了,回家了也就没有农活可干,也没有朋友可交往,导致我的活动范围就只能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了,自个跟自个玩。时间长了,发现自己俨然成了“宅男”,细思极恐,对于我这种有多动症的人而言,以前想到没有想过。于是索性每次回家都带本书去打发时间,与书为友,聊以慰藉。
在我老家,平常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都比较喜欢打牌,包括我的父母,简直狂热,扑克麻将轮着来,白天几乎可以打满全场。这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前几年,朋友来我家聚会,我也喜欢和他们一起打打牌娱乐下。后来发现这种聚会方式,只是消磨时间而已,几乎没有精神层面的东西交流。这几年,我憧憬一种情形,大家坐在一起,围着火炉喝喝茶,聊聊天、谈谈心,把一年来在外面发生的有趣故事分享给大家,碰到什么问题了大家一起来解决,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大家伙提提意见等等,虽然有些事不一定能帮倒忙,可这种方式的聚会,能让彼此都有所收获,挺有营养的。
如前所述,在老家缺乏朋友的陪伴和娱乐活动,引发了我两个感受:第一,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有个从小到大能玩一辈子的朋友要倍感珍惜,人生道路上这种缘分非常稀缺;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感受,我对老家的依恋感在慢慢殆尽,曾经的乡村与我已渐行渐远。如今,提起回老家,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已经没有过去的那份激动,更多的是觉得无趣,甚至觉得那个地方十分的陌生,感觉自己是一名在外漂泊的游子。老家这几年的变化比较大,公共设施完善了,可我熟悉的长辈一天天在变老甚至有的已经埋在了山上,曾经的发小也不见了甚至见面了也突然感觉有些说不出来的隔阂,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地域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是人渐渐长大岁月无情的必然结果。
所以,每次回老家特别耳边总是想起郑愁予的那首诗: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是的,我的老家,我的故乡,我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
2019年2月20日晚写于吉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