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三国
【926】张梁:重名而已,以礼相待必定竭尽所能

【926】张梁:重名而已,以礼相待必定竭尽所能

作者: 秉笔春秋吕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06:59 被阅读0次

乘时反正功非细,破格酬勋爵太高。在功次制度盛行的时期,有人庸碌无为几乎不得升迁,有人的仕途按部就班,也有人晋升得较为迅速。本篇就来聊聊张梁,司隶河南人。

这个张梁与参与了黄巾之乱的张梁不是一个人,这俩一个是司隶河南人,一个是冀州钜鹿人。钜鹿人张梁早在中平元年就被皇甫嵩解决了,本篇要谈及的河南人张梁坚持的时间更久些,至少坚持到了嘉禾年间。

张梁、刘靖、李允、吴硕几人都是孙皎发掘的人才,孙皎主要看重张梁、吴硕两人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孙皎对他们倾心相待,张梁等人也愿意尽心尽力。孙皎逝世后孙奂继承了他的部曲,孙奂继续镇守夏口,他沿用了此前孙皎的部署,对张梁等人以礼相待。虽然孙奂性情有些木讷,但他依然获得了百姓、士卒们的赞扬。

“江夏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亲待,莫不自尽”——《三国志·孙皎传》

“在事一年,遵皎旧迹,礼刘靖、李允、吴硕、张梁及江夏闾举等,并纳其善。”——《三国志·孙奂传》

黄武五年(226年),孙权攻打石阳时,孙奂也参与其中,他亲自带着五千人马作为前锋,吴硕、张梁也在军中,他们攻破了高城,收获了3名魏将。张梁就是在此役凭功升迁裨将军,赐爵关内侯,拜将封侯的成就不经意间就达成了。

“黄武五年,权攻石阳,奂以地主,使所部将军鲜于丹帅五千人先断淮道,自帅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前锋,降高城,得三将”——《三国志·孙奂传》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夏口召集群臣讨论从武昌迁都建业事宜时,下令“所有将领官吏都不要有任何拘束,只要有想法的都可以说”。孙权主要是顾虑迁都建业后,一旦有敌军来袭怕来不及反应,将领们提出的设立栅栏、铁索等建议都被孙权否决了。

“初权在武昌,欲还都建业,而虑水道溯流二千里,一旦有警,不相赴及,以此怀疑”——《三国志·孙桓传》注引《江表传》

张梁本身是夏口守将,他也参与了此次会议,不过他在彼时只是个无名之辈。张梁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在武昌留下名将镇守,再加上精兵万人作为机动兵力,此外还要设立甘水城,提前备下数千战舰,敌军畏惧这里的防备力量也就不会轻易来袭了。

孙权觉得所有建议里还是张梁的最可行,因此破格提拔了张梁,没过多久他就迁任了沔中督。嘉禾三年(234年),孙奂逝世,此时张梁归陆逊统属,同年攻打襄阳一役时,他和周峻奉命攻打江夏郡境内新市、安陆等县,倒是也有所收获。不过此后就再没有张梁相关的记载了。

“权以梁计为最得,即超增梁位。”——《三国志·孙桓传》注引《江表传》

历史长河中又藏了多少人才俊彦呢。

相关文章

  • 【926】张梁:重名而已,以礼相待必定竭尽所能

    乘时反正功非细,破格酬勋爵太高。在功次制度盛行的时期,有人庸碌无为几乎不得升迁,有人的仕途按部就班,也有人晋升得较...

  • 基础梁或梁水平加腋的广联达建模思路【黄老师第926期解答】

    基础梁或梁水平加腋的广联达建模思路【黄老师第926期解答】

  • 2017-12-11

    926

  • 以礼相待

    做事靠谱还得有礼相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在我眼里离修养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我忽然想到礼,就是因为讲礼的太少。每天都...

  • 以礼相待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坎有穴之象,上六居卦...

  • 以礼相待

    孔子提倡礼,这个礼对我国的文化影响很深。前面说过孔子是注重现实生活的,对于很多问题并不是消极回避的态度...

  • 以礼相待

    不管大人和小孩平等相待,平时做到都以礼相待,孩子也是都是独立的个体。 想想也是,平时做父母居高临下,对孩子非常有逆...

  • 重名

  • 重名

    老徐的两个儿子 先后出了国门 都成功地绿了 变为外籍华人 小的还娶了碧眼金发 生了个漂亮孙女 很优秀 是典型的杂交...

  • 重名

    今日出去办储蓄卡,填了资料,银行人员在机器上就开始操作起来,谁知第一步就没通过,机器显示我没有办卡的条件。我一懵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26】张梁:重名而已,以礼相待必定竭尽所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ol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