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翻越了祁连山,将我带入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这个词从小就学过,可从来就没有弄明白过,这一次,我算是彻彻底底弄了个明白。
黄河在兰州自南向北流过,将甘肃省划为两半,左侧即为“河西”。河西的这一大片地区,是自东南向西北长约1000公里,两侧被大山裹挟着的狭长平原地带,其两端,东南之外是平坦的黄河河谷,西北之外是西域的茫茫戈壁,故它被形象地称为“走廊”。
当张骞这为汉帝国的使者,带着有着宏图伟略的汉武帝的使命,自东向西凿空西域时,这条绵延在祁连山和合黎山之间的狭长通道,开始成为金戈铁马的征途,商旅绵延的古道,东西方文明交融碰撞的通道。
从祁连山中部的扁都峡进入河西走廊后,到达的就是代表“甘肃”中“甘”字的甘州——张掖。
在张掖钟鼓楼南面南大街(我起的名字)西侧,有着“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名号的大佛寺,是抵达张掖后的第一站。
与中原寺庙大多坐北朝南不同的是,大佛寺坐东朝西,山门、牌坊都是从市内其他古建筑那里移建过来的,大佛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
大佛殿九阔五进,体现了西夏皇家寺院九五之尊的威严。殿前楹联“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数百余年更喜有人修善果,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游三千世界方知此梦是真空”,前一句道出了大佛寺的历史和因缘,后一句则说出了殿内大佛的神态和佛理。
步入殿内,南北横卧一尊30多米长木胎泥塑彩绘的释迦摩尼涅槃像,姿态恬静安详,是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长度大约是上次见到的长安兴教寺卧佛的4倍。
参观后了解到,大佛体内木架分三层11间,相互连通,其中藏有大量的佛经、宝物,在“破四旧”时被发现并大多被哄抢一空,而藏在密室中被精心保护下来的佛经,成为了大佛寺的无价之宝,其中,用金银书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镇寺之宝。
明代,明成祖敕令在北京开雕佛教经典的总集《大藏经》,历时21年全部完成。雕版刻成刊印后,皇帝命令将佛经陆续颁赐给全国名山大寺。当第一部佛经长达600卷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到达张掖后,镇守此地的钦差命当地名士,用金银泥书写并绘画,重新抄写制作了一部《大般若经》,这就是我看到的那部从封面、扉页到经文都制作、描绘、书写得极其精美的镇寺之宝。
参观完大佛寺,一大堆谜团盘桓在我脑中:
史载西夏国师嵬眻因在此掘出一翠瓦复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那么在有大佛寺之前这里是什么,怎么会有“ 翠瓦复盖的卧佛”呢?
大佛寺建成后,西夏国明明定都在西宁,为什么会把位于张掖,与西宁距离遥远,隔着一座高高的祁连山的大佛寺定为皇家寺院呢?西夏太后居然真就经常千里迢迢从扁都峡穿越祁连山来这里居住礼佛,甚至死后灵柩也停放在这里。
我明白,这些疑问的答案,早已随着历史尘封在过去的岁月中,或许永远都不会有公之于众被我获知的机会了。在冥冥之中,这是不是正应了大佛殿廊柱上的那副楹联:“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
也许,这就是大佛寺给我的答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