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禅堂已经进行了三个回合,慢慢触动到一些核心话题:何谓“文脉”?读书人的历史担当是什么?如何承继法脉,继往开来,风民以义?
参加此次春季共学班的,有不少第一届共学班的同学,所以我们可以逐步往门内走,而不满足于做局外人,只是看个热闹。同时我发现,一方面由于对传统的语境,同学们还是太陌生,虽然有不少朋友这些年读经,对传统文化有些熏染,但仍然习惯于在名相上缠绕,不太懂得“以心会心”;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游于艺”的践行,所以人的气是浮在上面的,提出的问题、语言的表达,都不够笃实。譬如,昨晚收集到这么一些问题:
——今天上课感觉古人的画里面有温柔敦厚,这种气质怎么来的?可学吗?
——如何用心而不用机心?
——林海老师怎么看待音乐?
——请问,《禪是一枝花》如何淪為野狐禪呢?
——环境对人意味着什么?
——请问老师,怎么才能判断自己的斤两、入门的深浅?
——生命的价值就是生命,要尽兴,穷究其极,让生命圆满。如何尽兴而圆满?
——昨天晚上的大禅堂似乎听到老师说:如果中国文化只是在感觉里就完了。能请教老师们谈谈吗?
——请问王林海先生:自他一体体于何?
——看过徐建融的书中提到徐文长的个人主义功利心,政治上失意,会认为自己学问大,恃才傲物。对于书画界的不同评判,想请教老师解读一下,谢谢!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大家仍然习惯于获取一个结论,听到一个新鲜的观点,而少了一些耐心。什么叫做用心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体会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不是二手的。我们不提供标准答案,文化慧命之事,也无法给出标准答案,但是它的确指向同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千古不移,那就是“志道配天”。无数中国文化的践行者走在这条路上,你愿不愿意走进他们的行列?
这些天,在编辑董平教授详解《传习录》中卷教学片的文字脚本,读到阳明先生与弟子的书信往来,非常感动。同道中人,就是以心印心,惺惺相惜。正好昨日给林海老师的入室弟子、第一届共学班的导读老师之一的雷蒙兄回信,愿意将书信转抄在此,与大家分享。同时真诚呼唤,有更多朋友拿起一管笔来,成为担当这个时代文化慧命的志士仁人!
(中霖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