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定性的研究的作者来说,建议大家采取缩写性摘要的写法,有两个原因,第一,缩写性摘要的写法是由我提出来的,所以当然要推广自己提出的这种写法;第二,这种写法能够满足大部分期刊的要求,我们先不管定量研究以及自然科学的写法,就说人文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可以用缩写性的摘要,它能够满足大部分期刊的要求。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写报道性的摘要或是指示性的摘要,大概会有三分之一的期刊也不反对,因为摘要中出现第一人称,但如果我们写的是缩写性摘要,那么没有编辑会反对,这是我跟很多人进程交流的,平时我也会研究期刊,看了很多期刊对摘要要求的变化,比如某本期刊连续七八年的摘要变化,很多期刊都在朝着缩写性摘要的方向靠拢。一些高水平的作者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开始主动的来写缩写性摘要,对我们而言,大家也要尝试着去做相关训练。
顾名思义,缩写性摘要不是对论文内容的介绍,而是对论文内容的缩写。按理说,这种观念关键应该是比较好扭转的,但这几年做下来,我发现在我讲的时候。大家都听的很明白,但到了实际写作时就成了一个难题了,虽然已经明确告诉大家缩写性的摘要是好的,但很多作者一下还是改不过来。每个人都回忆一下自己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有缩写,可能会让你把2000字缩写成300字,大家在语文课上都做过这种训练,我们想一下当时在做缩写时会写“本文”吗?缩写不是对论文内容的介绍,不需要介绍论文内容有什么,摘要是一篇独立的小短文,论文中有的信息,摘要里也有,只是有些细节的东西不用放在摘要中,但主体性的信息都在放进摘要里。通过这种方式写出来的摘要更能够呈现这一点,也就是摘要一篇独立的小短文,更适合定性研究的作者,这种摘要没有人称,因为它不是介绍论文的内容。
问题型论文的缩写性摘要,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素,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对问题的解释、对策建议,如果不写对策建议的话,就写问题的影响,再就是研究价值。从要素上来看,它与前两类怪胎型摘要是很相似的。依据研究问题的提出方式不同,我们来看两种具体的写法,第一种,反向提出研究问题,我们来看与一个例子。
“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环境中”,这是一个研究背景,“一些学校希望通过教学技能大赛这一举措,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却招致应付的局面”,前半句是正面的,后半句进行转折了,因为反面的内容才是论文的内容,这才是作者要写的内容,前半句是一个正常的,或者说是大部分人都有的一种情况,转折后面的是作者通过对一个正常情况的研究得出来的一个问题的反面。在之前,我们讲过选题大不怕大,小不怕小,怕的是不大不小,所以选题的位置应该是在大圈和中观层面的圈交汇处,以及小圈和中观层面的交汇处,应该从这两个位置进行选题。那么,如果论文写的是很多学校在积极地组织教学技能大赛,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就属于中观层面的选题,没有什么新意,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像这篇论文的作者就不写这个,他写的是在这个前提下,出现了一个问题,或是出现一种现象,大部分老师都不去积极的准备参加比赛,都在应付,这是他发现的一个现象,这就提出问题了,先交代正面,再反过来交代自己要写的东西。问题出来之后,紧接着就要对问题进行解释,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相对应的就是论文中原因分析的部分,作者说,“‘应付’现象既是制度规训的产物,也孕育着制度变革的方向。”这句话在论文中可能有很多字,作者把它浓缩成了一句话,论文可能就是从制度规训,以及制度变革的趋势几个方面看,进行的原因分析,或者说它的原因分析部分得出了一个初步的小结论,就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问题解释结束之后是对策建议,有的是问题的影响,不同的论文不一样,“任何旨在……的制度设计与变革,应当汲取应付中隐藏的智慧,走出……尊重……,为教师的自主性组织作用的发挥足够的贡献。”这就是为这件事情提供建议了。跟报道性摘要相比,我们可能发现它们的内容其实差不多,也是这么几块,但是写法很不同。怎样才能比较顺利的把写摘要的观念转到缩写性摘要上来?要彻底忘记报道性摘要的写法,从一开始就要学习缩写性摘要的写法,因为观念上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从给大家辅导论文的经验中,我感觉至少有60%的人在摘要上要修改三次以上,我猜测可能就是因为你们之前一直使用的是传统的摘要类型,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感觉。
第二种,直接提出研究问题,也就是不需要交代问题的反面了,直接交代论文的问题是什么,这种类型多围绕一些有“矛盾”、“争议”或者有“困境”等的地方使用,所以它能直接把问题提出来。如果我们把刚才教学技能大赛应付的这个问题,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来写,应该怎么写?这时我们要找到它里面矛盾的地方,或是里面的困境。我们改变一下行文的逻辑,当前的高校教学技能大赛发展,陷入了一个困境。这个困境是什么?就是大家都在应付,再往下就接上作者原来的逻辑了,这样是不是也可以?这是直接提出研究问题的逻辑。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论普遍有闲社会的时间饥荒——以新中间阶层为视角》:
普遍有闲社会,这是它的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有时候是一句话,但有时候它要把它高度浓缩成一个句子成分,甚至浓缩成一个词语,比如普遍有闲社会。事实上,如果大家看一下这篇论文的话,普遍有闲社会的论述在论文里是一大部分,但因为是一个背景性的部分,不是论文核心的内容,所以作者直接把它缩成一个词,没有不展开,缩写也有详略问题,重点是研究问题和问题的解释这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是必写环节,可以不写研究对象,也可以没有对策建议,但这两部分是缩写性摘要的两个必写环节。那么,普遍有闲社会怎么了?存在着一对矛盾,就是自由时间空前增长与自由时间短缺即时间饥荒的矛盾。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收入提高了,按理来说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去从事一些休闲活动,但实际上是越来越忙的,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矛盾有两点体现,挤压自由时间或滥用自由时间,到此为止,论文的问题就提出来了。紧接着就要解释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在价值层面主要是由于消费主义的入侵,在制度层面则是因制度中人本价值的缺失,这是分析问题的原因部分。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只有在不断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展开对时间和休闲价值的全面认知,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新中间阶层的时间饥荒问题。最后要提出对策建议。我们看这篇论文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作者上来直接就提出了有一个矛盾,接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直接提出了这样一种逻辑。我们能不能把它改成一个反向提出问题的逻辑,是可以的,比如在普遍有闲社会,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按理来说个人具备自由时间的条件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追求自由的条件越来越丰富,但自由的时间却越来越少,通过转折,就变成了一个反向提出问题的逻辑,大家在写的时候可以灵活的去处理,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跟反向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可以转换的,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论文不能转换,说明你的选题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个好的选题,永远都是在写不正常的事情,也就是你的问题没有正反面,比如某某的作用研究,A对B的影响,这类选题就有天生缺陷,因为你没有探索问题的反面,探索的都是大家知道的东西,是一些中观层面的东西,没有给人陌生感。搞文艺研究的人,他们在写文学评论或艺术作品评论时,如果通篇都在写作品好,第一怎么好,第二怎么好,第三怎么好,这样是没有反面的,通篇就都是这个作品好,顶多在最后可能会有写上一句,这个作品是有一点毛病的,也不敢多写。其实,把作品的毛病拿出来写,才是一篇学术论文的选题,任何一个好的选题都是在写不正常的事情。比如写幼教老师的,就写他的性别失衡;写校服的,就写他的中性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