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家有点烦》的名字可以看出来这是本十足的趣味读物,但看完两章后也感受到幽默的语言风格背后也藏着严肃的经济学理论。并且正由于这种幽默的接近生活的语言使得读者并不会感觉到疲累。本书着重谈及生活中经济学所面临的问题,诸如打车、交通、旅游等等,并试着给出了一些宏观经济政策的设想。
开篇作者就紧紧扣住书名,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有点烦。我认为经济学家为什么烦,根结在于经济学这个学科本身。社会科学本就是一门见仁见智的学科,每位经济学者因为教育背景不同,价值立场不同等等天然客观差距,不可避免地会有差异和争论。解决一个经济学问题或者社会问题有不同途径,到底如何选择的确很让人困扰。就像作者说,不可能存在适合所有情况的完美理论。作者同时也指出,有个别冒充的“经济学家”鼓吹一些符合大部分意愿的言论以此来积累人气,名禄尽收。比如:修建只有公共厕所的保障房。大部分人都会反对,只有公厕怎么能让人住得舒服。真正的经济学家不会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胃口而改变冷静的经济学思维,相反那些大众经济学家站在人民一边,激情代替了理性,当结果不理想时,人们回过头来怪罪于经济学家。这也让他们很困扰。因此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冷静地替人们思考,维护大众利益,而不是和缺乏经济学知识的大众一起摇旗呐喊。为什么要修建只有公共厕所的保障房?前些年我们常常听说真正穷的人没住上保障房,倒是开宝马车的住上了保障房。光靠政府的措施确实难以阻止,经济学家从富人的消费水平要求方面出发,保障房只要富人住得不舒服,他们自然会离开。而大部分人反对,是他们站在自己角度上来看问题。保障房对于穷人来说自然是要与正常几十万的房子低档次一些才好,不然穷人连房都没有。
看书的同时正好我学到国民收入的核算这一章,这也是一种缘分。国民经济核算关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指标的衡量。关于GDP的核算作者字里行间透露着不满。第一,GDP核算没有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不能全面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只要学一点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是公认GDP的缺陷;作者还指出,就算有所谓的绿色GDP概念也没有全面表示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尤其是人们活动最微不足道的部分,比如说家务。在课堂上老师基于教科书强调做家务并不计入GDP,因为没有产生新的商品,但是雇佣一个保姆却要计入GDP,因为人家为你们家提供了劳务服务。作者指出自己打扫家务也可以看作自己购买自己的劳务,而且其中的效用绝对比被人为你打扫的要好得多,你会因此感到家的幸福美满。究竟作者提议的这个能不能计入GDP呢?首先来看,GDP概念强调的是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也是一个社会生产出来的财富。自己干家务特殊就在于看似是生活所必须,主观上没有想要创造什么,结果却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幸福和满足感。作者显然是考虑到人们生产活动中带来效用的问题,而经济学不仅仅关心的是效用,还有交换。如果从交换的角度来看,自己干家务并没有发生交换,因为没有主观上的交换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家庭更整洁舒适,属于生活的一部分这与生产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觉得GDP用于生产方面是无情的,统计时不会考虑效用问题,这对于全世界林林总总的各地区来比较经济无疑是成本最低廉信息互通的最好方法了。所以作者在这儿的摇旗呐喊似乎只是在提醒我们注意到其实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换了别人来做属于创造,却无法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效用。生活中那些属于幸福的事儿如果加入了经济交易就不那么幸福了。我代替作者在这儿呼吁一下,认真做家务,享受家的幸福感,要是这样,那我得包揽全部的家务活了吧。
在有一节作者谈到“单手赞成出租车涨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人们收入提高,信贷体系的完善,人们对于私家车的消费能力明显提高,使得出租车涨幅并没有那么大,或者说不敢涨价。出租车虽然相对与普通公交来说价格没有优势,但从乘车体验和速度上来说,人们还是比较乐于打车的,因此人们对出租车的需求很大。作者以杭州来说,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打车难”,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出租车公司并不可能添加太多的车来满足市场,而且城市交通也越来越堵,这使得人们不仅出行难,就算打上了车乘车体验也并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人们显然很重视“乘车难”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治理思路就是利用价格杠杆——“涨价”,如果涨价,那么会使一部分人转乘公交,从而减轻了出租车的压力,因而也解决了打车难,然而一旦说涨价,反对的声音绝对不少,毕竟关系到人们的出行,所以涨价还是有阻力的,但这种解决思路在当时看来是再合适再简单不过的方法了。作者说举单手赞成也是对这种方法的支持同事夹杂着对出行问题、交通问题的担心。这本书出于2013年,那时刚刚兴起了打车软件,虽然在那时还是小众,成效没那么显著,发展到现在成为了主流,人们再也不喊出行难了。仔细来对比以下两者的逻辑。涨价,是在供不应求的条件下,通过价格将有效需求进行限制,针对需求下手,看起来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妥协”;反观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打车软件,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私家车转成“出租车”(称“网约车”),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供应量,并且借助且方便快捷实惠的优势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需求,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不仅解决出行难这个问题,并且还将出行服务作为一项长期的扩张业务来做。对比之下其实说明了有效需求大于现有供给这种尴尬局面时,与其对供给妥协来限制需求不如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寻找扩大供给之道。如果那时打车软件发展的向现在那么好,那么作者估计会“举双手赞成”打车软件。
继续谈“打车软件”。书中作者提到无论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都会有人反对,没有皆大欢喜的政策。最近谈论比较多的北上广等地方出台的网约车政策一时间成为了大家的谈论热点。其中“网约车车主须持有本地车牌和本地户籍”这一项政策被人视为“圈地运动”。的确,这种规定明显是在保护本地的利益,限制了供给。优步、滴滴等公司前几年花重金培养用户体验和消费习惯,到如今正是谋划盈利扩张时这一政策就像是当头一棒。人们出行叫网约车的习惯培养成后,带来了大量的消费需求,明显的限制过后势必会导致涨价,事实上现在已经涨价了,一定程度上了网约车公司的涨价预期,在现有技术使得供给跟不上的条件下只得选择快速涨价,必然又会导致需求群体的流失,以前的努力像是白费了一样。基于这些不少人为滴滴公司叫苦,同时也在为自己叫苦。市场本就是一个不应由有壁垒的自由环境,这一做法确实一定程度上有地方保护的色彩:试想一下在北京的滴滴车主又有多少是北京户口呢?但是从政策发起方来看,北上广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网约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但是交通也是个问题,车太多。道路堵塞严重,如果不加限制,这些地区私家车会越聚越多,无疑会加重城市交通和污染问题;另外异地网约车的驾驶信息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前段时间报道打车被拐被骗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网约车资质审查操作比较麻烦,而在当地就比较好管理当地的网约车,将诸多不可控因素控制住,从管理成本上来说也比较可行。一边时较大需求的市场,另一边时网约车的诸多未知因素若是要网约车业务发展的越来越好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管理。网约车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不再是个新生事物,而是个需要成熟的事物,市场是自由的,但是不是放任的,政府不可以插手,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来使其更好的发展,现有的政策出台重要的不是去争论弊与利,而是反思,不仅企业要反思,还有政府也要反思,共同目标只有一个:让经济在自由市场里更好的发展。在这里我可以大胆预测一下:今后对于网约车的政策将会继续细化,价格也会慢慢涨上去。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没有其他更为廉价的出行方式到来之前,涨价后的疼痛我们也只能忍着了。而我相信在技术创新潮流化的今天,只会有一种全新的并且廉价的出行方式比如共享单车将会来到人们身边,毕竟市场这块蛋糕这么大。
作者在书中也提及到旅游难的问题。热门景点游客众多,节假日道路拥堵,好好的假期期望就被这样无奈的打碎了。节假日需求量暴涨使得旅游景区门票上涨,不过也无济于事,显然人们把这点花费看得不重,于是有些地方考虑到容纳量学起了车票,进行预售,预售确实成效比较好;另外的措施就是进行异地旅游资源的竞争,有些冷门的地方门票免费,这或许会将一部分人引导至其他地方缓解热门旅游景点的压力。作者进行了一些设想,如果各地的旅游资源形成一个网络,根据自身和别处来合理制定门票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难的问题,至少没有现在那么不可控,我觉得这个方向还得借助网络技术,将全国的旅游资源整合,各个地方间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流,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他们的关系不仅有合作,更重在竞争,如何协调两者关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春运”这也是个每年过节不可回避的问题。每年都有的人买不到回家的票,尤其是那些不懂网络的农民工。作者在这儿对他们报以了极大的同情。那么,如何在经济层面上解决这个“一票难求”的局面呢?作者参照他在德国留学时感受到的异国交通收费体制来进行了一些设想。一般售票都是提前好几个月,之前预售的时候无论在哪个时期票价都一样,作者在这里设想了一种跳动票价的机制:一是将售票的周期拉长,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买到票;二是票价与时间挂钩,购买时间越提前票叫就越贵,这样可以防止黄牛党,确实是比较好的方法,这种售票机制对于保护弱势群体有一定的作用。作者还在这里设想了一种可行的办法:春节前,一般来说从沿海发达地区到内地的需求较多,同时从内地到沿海的需求并不多,春节后这两种情况正好相反。如果将往返程票价差异化,利用价格引导人们把过春节的地点从老家搬到工作的大城市,过完年后有乘火车回家,又经济又免去了购票的烦恼。的确这种设想比较新颖,也能从理论上缓解春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将过年设想成了“家人团聚”的意思,这种设想遗忘了故土对于背井离乡的那份特有的感觉,过春节,人们更希望是家人团圆和回归故土的统一,少了任何一者都不算是中华传统文化对春节的定义。因此考虑到传统文化心理的因素,这种设想措施实行起来其实成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德国的交通体系对作者的影响使得作者提出这些设想诚然比较新颖,但是一种经济措施只能是无情的原则,在考虑一种社会经济问题时还要注意一下人们在其中的行为偏好以及背后的心理。
本书的封面郝然写着“衣、食、住、行”,结合到书里的内容,作者借用了很多事例,无论是宏观上的还是微观上的都关乎每个人的这四个字,也就是离人们最近的那些领域。就算时再小的事都有着经济学的身影:自己打扫家务能获得GDP活动之外的更好的效用。同样从作者的这些事例,也让我感觉到经济学原则并不会考虑情感,任何一条经济政策的出台会有人支持,也总会有人反对,而重点不是争论的呼声,更重要的事经济管理着和参与者的反思,至少大家都有个共同点——为着一个自由、公平的市场而努力。
以前我总以为微观经济比宏观经济有趣得多,但现在看来宏观经济也可以不那么严肃。微观经济学倾向于从某个体现象来研究,买张电影票都含有经济学意义,自然能引起很多人兴趣,也引来非经济学人士的追捧;这本书至少告诉了我宏观经济学也是从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出发的,并且是站在社会公众利益上来思考问题,这比微观经济学的“自私”要高贵得多。如果仔细观察,宏观经济学得触角也是伸展到每个人身上的,一旦具有这种思维,宏观经济学其实也是很有趣的。
2016.11.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