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11356/4e61ba16300c116f.jpg)
9月28那天看到臧天朔去世的消息,顿了几秒,学生时代常听臧天朔的《朋友》,比起周华健的,谭咏麟的更觉伤感,但在KTV里也从没唱过,总觉得臧天朔版的掺杂了更多长年累积的江湖义气,而自己还未经过时光的沉淀,不能表达出些沧海桑田。一个江湖人走了吧,带着武侠小说里今生也许不会再见的心情默默的向先锋告辞。
然后十月的一天在公交车上听《云宫迅音》,翻到热评 大街上,有个小男孩吵着要买棉花糖。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吃呢,怎么还要?”小男孩不听,赖在原地,非要买棉花糖不可。妈妈没办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终于拿到了棉花糖,开心地对小糖人说:“大圣你看,你的筋斗云来了! 想到曾经我崇拜过的,信仰过的这些演员,歌手,身边的人,都会慢慢离去,而那时会是怎么样的心情,不禁泪流。
昨天上午刷新闻时看到李咏去世的消息,一遍一遍确认是不是那个卷发的央视主持人,待到翻到哈文微博,一股感伤,是不是长大就必须得面对这些熟悉的人的老去,甚至离开?
刚刚在网吧打游戏,黑屏时间看到金庸老先生离开了,想着这段时间总不会天天都充斥着这些悲伤情绪吧,在语音里问了下金庸去世了啊?没人理我,还未放下手机就收到腾讯新闻的确认消息。一些失望的情绪蔓延。不想再回忆童年了。偶尔消沉,偶尔烦躁,偶尔迷茫,有几个阶段的人物帮助我对抗他们,有过Beyond,有过许巍,也有过金庸。大学里存在过很长一段魂不守舍的时间,不学习,也不想打游戏,成日的盼望着时间尽头,唯独读金庸让这段时间闪亮着一些光芒。
在人数寥寥的英语听力课上旁若无人的感受周芷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和赵敏的“我偏要勉强”,听着杨千嬅《假如让我说下去》,暗自感伤。
上个星期完完整整的参加了个葬礼,我叔叔的。亲人离去的情绪来得好像更加澎湃和细水长流,佛系惯了,对于突然的离开只是有些茫然,自认为早已看淡了生死,待到情深处想起别后,还是有些势不可挡的情不自禁。守在灵堂的几个晚上反反复复琢磨存在,没有答案的。
送葬的那个清晨,站在灵车的车厢里看到东方的朝霞逐渐映成血色,不太相信这一切会是真实,脸庞被清晨的凉风刮的生疼,泥泞路的颠簸以及自身的疲劳让我相信了这正是正在发生的,才由衷感到我们只是不太习惯长期的告别。
然而最近真的告别的太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