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快乐教育”理念迅速的占领了家长的头脑,家长们唯恐不快乐的教育方式伤害了祖国花朵的幼小心灵,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于是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孩子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管又管不得,说又说不得。家长的威严扫地,跟在孩子的后边陪着小心,恐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
家长说,我崇尚快乐教育,什么课外班都不给他报,不想让孩子那么累,就想让他快乐一点。
家长说,我按照快乐教育的理念教的,不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因为我就想让他快乐。
家长说,不快乐的话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孩子只要快乐就好,随便学学就行,我们又不要求他将来一定如何如何
………
可是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快乐就好?
不,事实绝非如此。
快乐教育的风靡来源于《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大多数人没完全读过或者完全没读过,却从很多途径获得了一些断章取义的片段性理念。比如赞赏教育,比如成绩不重要,比如孩子要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等等。
然后赞赏教育变成了一味的鼓励,不敢批评;成绩不重要变成了学习再好也没用;孩子要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变成了孩子学习吃不得苦,受不得累。
邯郸学步的后果就是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事实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不仅仅是推广“快乐教育”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介绍和提出许多可行而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而这些教育原则和方法给父母和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很多人没有学到这些方法和原则,却只获取了片面的自以为是的“快乐教育”理念。
来看看这些做法真的是“快乐教育”吗?
一、快乐教育就是要多赞赏孩子?批评不得?
不。斯宾塞先生说“对待孩子,该管的一定要管”,甚至他没有完全反对体罚。重点是要分清哪些是道德问题,哪些是知识技能的传授问题。
知识技能的传授方面存在问题,批评也没有用,父母要用让孩子快乐的原则和方法帮助获取知识技能。而对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过失一定要惩罚、命令、禁止。
父母必须态度明确的表示对孩子道德过失的不满,坚决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后果。在道德、伦理、品质上出现重大过失时,也可以采用体罚。
因为现在你仅以孩子是否快乐作为判断标准,不对他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怎么能保证他未来是快乐的?教育的目的是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你不约束他社会上自然会有人替你约束,你不教训他,社会自然会让他碰壁,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
二、快乐教育就是崇尚成绩不重要?
不。斯宾塞先生说的是“孩子的分数并不代表一切”,指的是应该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武断的仅用分数衡量一个孩子的好与坏。
如果成绩真的不重要,《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就不会用小斯宾塞14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当作一个重要的例证来增加说服力了。
据中央教科院2011年调查研究表明,高考状元即使没有成为行业领袖,但经济收入和职业地位较高,大多从事“高薪职业”,多属于各行业白领或金领阶层。从职业成就来看,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非“状元”群体的平均水平。
三、快乐教育等于学习不能吃苦?
不。斯宾塞先生用了不少的笔墨来描述怎么让小斯宾塞拥有过人的勇气,怎么通过洗泠水浴、加强户外运动等脚力练习来让小斯宾塞拥有坚强的意志!
所以学习任何时候都得有端正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刻苦甚至是痛苦的精神!
学习为什么需要刻苦甚至痛苦?道理并不复杂,今天举凡成为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多为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成就,一个人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短短十来年时间要掌握它,本身就是巨大挑战。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绝难轻松应对。
也就是说,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想把学习搞上去,一定需要刻苦对待,而不是把所谓“快乐”作为学习的主要特征——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之时,何曾有过什么快乐可言?古代皇子6岁就进入上书房学习,每日清晨5点左右起读,下午4点左右放学,虽严寒酷暑而不辍。前几年有人做过统计,天才如莫扎特,成为音乐家的背后,也需1万小时的刻苦训练。学习的道路上,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事实上,全世界高水平基础教育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所以我想说快乐教育当然是好的,但它是偏正结构,其核心是“教育”而不是“快乐”。如果你认为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快乐就好,就大错特错了!
文礼读书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