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读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新作《熊镇》,读到了下面这段话。
那些动物已经被禁锢得太久,以至于当所有栅栏都被移出时,它们完全不尝试逃脱。任何被关在笼子里够久的生物,对未知事物的害怕程度反而更甚于监禁。
看到这段话,脑海中立马回想起樊登在解读《幸福的方法》时提到的一个词:习得性无助。他讲到了针对两只狗的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通电半小时,不同的是其中一个笼子里有开关,狗只要找到这个开关,掰一下,笼子就打开了,它可以逃出去,免受电击的折磨。而另一个笼子没有开关,狗只能呜呜哭着忍受半小时电击的折磨。而后,真正的实验来了,再找来一只从来没有受过电击的狗,把它们三个都放在一张硕大的电网上,通电后,没受过电击的狗和能找到开关的狗,立马就跑走了,而忍受半小时电击的那只狗,还是可怜的蹲在电网上呜呜的哭着,等待着电击的结束。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习得性无助,本来可以做到的,可以逃脱电击的,可是某段时间的生活禁锢了我,即使现在牢笼已经不存在了,我也不会走出来了。
《熊镇》的那段话,“习得性无助”的实验,像一道闪电一样击中了我,我现在不就是这样的状态么?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告诉自己“我晚上害怕,我晚上不敢出去,我出去会被伤害的”,即使我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可以抚慰那个小小的孤独的自己了,我可以晚上在外面了,却又在有晚上的活动时,一次次的想“我晚上害怕,能不能改在白天?能不能来我家?”我就像那只可怜的狗一样,蹲在原地,一遍遍告诉自己“我害怕!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不敢!”不仅对已经不存在的牢笼视而不见,还在一点点亲手加固牢笼,妄图把已经不存在的牢笼重新建立起来,更遑论有没有勇气去试试用自己的力量打破那个牢笼了。除了蹲在原地呜呜的哭之外,别无他法。
决定参加工作坊,目标就是找到一个答案:为什么我明明没有问题了,却依然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不敢、害怕?我想《熊镇》的这段话给了我答案。我要继续蹲在地上哭,还是勇敢的站起来走出牢笼,这只是一个选择。
回想自己这两年的学习历程,其实也是一个慢慢打破牢笼的过程。最近看《都挺好》,每次看到姚晨职场女性的自信,我总是特别羡慕。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长大后要做一个女强人,在摩天大楼的落地窗边工作,而怀揣着女强人的梦想却硬生生长成了小女人。我也一直很喜欢买OL风的职业装,而其实我的工作环境是不需要穿职业装的,所以买回来穿一两次就束之高阁了,隔段时间拿出来欣赏一下。所以这次决定参加工作坊,我会想:假如我走出来了,我做到了,也许我的女强人梦也能实现了呢。曾经我的研究生导师说过我是个能做大事的人,虽然听到这句话心里有点虚,觉得自己衬不起,就像那些职业装不是自己的衣服一样,但现在觉得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