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喜欢发朋友圈的。
基本每天一条。
勤快而又克制。勤快在于每天都想发个声,冒个泡;克制在于不想遭人厌弃,恰当地维护着自己的体面。
喜欢发朋友圈,无非就是刷存在感,想引起外界及我在乎的人的关注。
这种向外求的行为,属于儿童的痴心妄想,是《狼来了》里面的放羊娃的情结。
年轻的时候和先生吵架,在家里绝食 ,一天不吃饭,然后假装晕倒;甚至跑到长江边要跳水自杀,也用刀子划过手腕。。。
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那可怜的、想要被积极关注和渴望被爱的小心思,与山坡上喊“狼来了”的孤独放羊娃如出一辙。
当初在微博,博客,qq空间,如今在微信朋友圈、简书这些社交平台上处处留影儿,无非是想投石入水,能泛起些许涟漪,一圈一圈地扩大,将渴望渐渐往外推去。
那些如曾经的我般在恋爱中受挫,或被分手的男男女女,在情感的泥沼里挣扎,找不到自我的价值,企图以自虐甚至自杀的自我破坏方式,引发ta在乎的人或外部世界的关注。他们在孤独、被人遗忘的山头上高喊着“狼来了”,看着涌向自己的人群,被人惦记、看见,关爱,疼惜,照顾的情感饥渴得以被滋养和满足。
这是一种谎言。
实际上,他们并不想死。自虐、自杀不过是一种要挟。自然,当初的我,也不想死。
真正绝望到想死的人,不会打招呼,亦不让人看见,他们会在某个僻静的角落,死得悄无声息,猝不及防。
如哥哥张国荣,纵身一跳, 一了百了;如我多年前的一个旧友,独自在家,紧闭门窗,打开煤气。
这种决绝的方式,是一种报复。对社会,对最在乎的人,对亲密关系。我想让你痛,让你悔,让你哀,让你一辈子不得安生。
这个世界很讽刺。
存在的,也许会被人忽略。消亡的,才是重彩。
我想 ,死亡之所以能剧烈摇憾人心,是因为人与生俱来的死亡恐惧,而不是对于失去某个人的哀痛。
或许你尸骨未寒灵魂未安,ta的痛已经被时间熨平,另结新欢。也或许它只会在一段时间里被坊间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或是惋惜,哀叹,猜疑,或是无中生有,刨根问祖,人们自觉为此忙碌,鞠躬尽瘁,喋喋不休 ,口水泡沫齐飞,水漫金山。
所以,报复未见得有效果和价值。只是,TA,已经看不到结果。
这样也好,否则灵魂都不得以安宁。
向外求,等着别人给,是儿童般的痴心妄想。
真正的成熟 ,是自我满足,自给自足,也唯有此 ,才能拥抱幸福。
黑塞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世上只有一个你,如果你失去了,世界也就失去了你的这个通道、这份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