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听一位老兄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与屁有关的故事。
老兄说不是故事,是真事儿。
对我来说,真事儿也是故事。
说某天某位男同志不知吃了什么东西,肚子老咕噜响。在超市买东西排队付款时,憋不住放了一个很响很臭的屁。
这个屁放的很不是时候,排在他后面的女同志正好低头捡东西,这个臭屁给她的感觉就是稳准狠地对她来的。
于是乎,这位女同志就骂了这位男同志,这位男同志不甘示弱地骂了回去;这位女同志发现这位男同志干了错事还骂人,就顺手给了男同志一巴掌,这位男同志就打了回去。
这位女同志就倒在了地上,后来到医院检查,最后的结果,这位男同志承担了2000元的检查费,又赔偿了女同志8000元。
一共一万元,很贵的一个屁。
这是屁的故事。
前几天,还听过一泡尿的故事。
说某位开飞机的司机和夫人在公园游玩,发现一个小男孩在景点撒尿。夫人感觉很不文明,就对小孩家长提出了批评,因为此事双方发生了争执,最后还动了手,机长在保护夫人时,挡了一下小孩母亲,小孩母亲从凉亭栏杆处摔下悬崖,多处受伤。
在派出所调解时,机长一方说不是有意推搡对方,只是保护妻子的本能挡了一下,失误导致对方落崖,愿意赔偿对方70万元,后来追加到140万,对方不同意,坚决要求追究机长的刑事责任。
不管是赔偿还是刑责,都是机长和夫人没想到的事情,相信以后再遇上小孩撒尿,他们肯定不会再说什么了。
不是说碰上不文明的事儿不能批评和制止,但一定得注意把控事物的走势,适可而止,及时抽身,不能放任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局面。
对事物的发展要有预判,遇事冷静,懂得控制情绪,不可任性行事。
比如第一个故事的男同志,屁来了憋不住很正常,但毕竟伤害到了人家女同志,赶紧说声对不起,人家骂一句受着就是。他不骂回去,人家一般不会打过来,也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比如第二个故事,小孩子户外活动有了尿意,随地解决也是常事,做父母的当然有责任教育好孩子,其他同志也要适当包容理解,提醒一下当父母的也不是不可以,人家不接受也没必要非得起争执,大打出手,肯定是两败俱伤,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遇事冷静,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
冲动的代价很昂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