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没有机会沟通(例如危险迫在眉睫)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保护性强制力,目的是防止受到伤害或不公平待遇,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或让他人难受、忏悔或改变。
采取“受保护强制力”背后的假设,人们之所以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出于无知。所谓的“无知”包括:
1.对行为后果缺乏意识。
2.认识不到可以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认为自己有权利惩罚或伤害他人。
4.妄想。
“惩罚性强制力”背后的假设是:人们做出不当行为是因为他们是坏的或邪恶的,为了纠正这种行为,必须通过惩罚使他们有所悔改,让他们:
1.吃足苦头,从而认清自己的过错。
2.对所作所为后悔。
3.改变行为。
体罚、训斥就是常见的惩罚性强制力,有一次听我嫂子说妹妹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从学校带回别人的玩具,听嫂子说已经发生好多次了,刚开始嫂子跟妹妹好说好量,可没几天还是又发生类似的事情。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问起嫂子,嫂子说现在已经改了不拿别人的东西了,我说你使用了什么方法这么见效,她说实在没招了挨揍就彻底治好了。
我在想这是不是就属于惩罚性强制力,小孩子因为现在打不过大人,你说这不服软也不行啊!所谓好汗不吃眼前亏。
想起这事儿就顺道跟他叨叨了会儿,他说从小没有养成沟通的好习惯,大人就遇到事儿突然跟小家伙好好说,这个时候可能就显得点晚了,也有可能跟他说了小孩觉得即使不做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2023年3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