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nLight写作成长营
(inlight写作打卡~w2)从亲子剧《三打》说起

(inlight写作打卡~w2)从亲子剧《三打》说起

作者: 古月吟 | 来源:发表于2017-09-14 00:13 被阅读0次
亲子剧《三打》

在我刚加入inlight这个大家庭不久,就有幸分享了平台的一次福利――观看浦江郊野公园开园亲子大戏《三打》。该剧是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为蓝本,融入现代素材和幽默元素,使整个故事颇具时代感,更吸引小朋友。非常感谢inlight,为我们精心准备了这样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无需赘述。都说人生如戏,而我的故事就要从演出结束时说起……

*  *  *  *  *  *  *  *  *  *  *  *  *  *  *  *  *  *  *

演出真心精彩,儿子坚持要看到最后,我也有些依依不舍,可那个时候离公交末班车的到站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因此,等不及演员谢幕,我便带着儿子急匆匆朝外走。

谁知我们刚出剧场,就有个大个子飞奔出来拦住了去路,随即劈头盖脸地就是一句:你偷了我的手机就想跑啊!

我被吼地瞬间有点懵:他是在说我吗?!

随后大个子又气势汹汹地嚷嚷了好些话,无非是些更加莫名的指控和指责。幸而我当时还没回过神,大部分都自动屏蔽了。但有一点我是弄明白了――大个子指控的偷手机的人正是我!我,被别人言辞凿凿地认定是个小偷!

强忍着内心的一万点伤害,我本能地竭力为自己辩护起来。争辩声引来了一名园区保安,也吸引了一小群围观群众。

大个子更来劲了,分贝更上一层楼地开始摆事实讲道理。他的证据很充分:一是看演出时我就坐他旁边,而他另一边坐的是他老婆,手机不见了不是我拿的还有谁。二是没等演出完全结束,我就慌慌张张地离开,这不是畏罪潜逃是什么。

说得保安都有些心动了,让他打一下自己手机,看铃声有没有在我这里响起。

铃声当然不会响。可大个子仍旧不依不饶,一下说一定是我把他手机关机了,一下又说也有可能是我早把手机转移了。

竟无法反驳!几句话的功夫,我已经成功升级成了一个惯犯!

大个子见保安迟迟没有对我采取行动,竟自己冲上前来要搜包!

这个动作似乎触碰到了我内心的某个角落,瞬间激起了我的斗志。我一手紧紧拽住儿子,一手护住包,一边用尽全力朝对方喊道:你没有权力搜我包!你没有权力这样冤枉我!

这一下当真震住了对方,也着实吓了自己一跳。为什么我的情绪如此之强烈?为什么我的屈辱感如此之深刻?为什么我孤身一人带着个孩子还会选择死磕到底而非息事宁人?

脑海中忽然浮出从小到大我蒙受过的仅有的几次冤屈,画面历历可见。原来虽然时过境迁,但当时撕开的伤口却从未真正抚平。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四五岁的时候。那时候的我还太小,不会审时度势;那时候的父亲年轻气盛,不懂温柔体恤。

一次父母又因为琐事吵架,父亲气得把鞋子甩出老远。我想让他消气,就好意帮他拿回去。谁知他误会我为了帮母亲出气要拿鞋打他,便一把夺过我手里的鞋子,反手就给了我一巴掌,还说我连爸爸都敢打,真是个坏心眼的孩子。

当时的感觉简直是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了――我的一番好意居然被说成包藏祸心,关键是这么说的还是我爸!

被至亲的人误解、冤枉无疑是最伤最痛的。尤其是对于对父母百分百信任和依赖的孩子来说,这简直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虽然一肚子委屈,可当时的我连为自己解释一句的勇气都没有,只会哭。虽然母亲立即就护住我,为我辩驳。虽然后来父亲变得温柔了许多,也再没有冤枉过我。可是这段回忆总会在不经意间浮现出来,尤其是在我有了孩子之后。

我对孩子的追责原则一直是“无罪推定”。家里如果出了“无头公案”,但凡不是证据确凿,只要孩子不认责,我都会选择相信他,绝不会把罪名强加于孩子身上。

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秉性如何当父母的应该最清楚。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情绪就任意歪曲孩子行为的意图、否定孩子纯良的本性。

二、“无罪推定”不等于“无罪认定”,该调查还得调查,该找证据还得找证据。如果事实胜于雄辩,该教育还得教育,该责罚还得责罚。

三,即便偶尔可能让孩子瞒天过海逃避了责罚,也好过让孩子蒙受不白之冤。谁从小到大没说过慌?一次侥幸得逞的谎言最多让人得意一阵子,而一次无处申诉的冤屈极有可能让人受伤一辈子。

*  *  *  *  *  *  *  *  *  *  *  *  *  *  *  *  *  *  *

还有一次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普通的数学随堂测验。已经不记得老师当时抓住的什么由头,反正就是一口咬定我作弊了。当场没收了卷子,用红笔在卷首画上了那个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刺眼的圈。

这对我来说真可谓晴天霹雳。以我平时的成绩和一贯的秉性,怎会屑于做这样的事?平时对我赞赏有嘉的老师怎么能这样武断地指责我?

幸而那时候我已经有为自己辩解的勇气了。我竭尽全力,可讲台上的她却置若罔闻,还一心要把我树立成“反面教材”似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很多当时我根本无法承受的话。

那时候我才明白,她一直以来只看到了我的成绩,却从未深究过我的品性。多么经不起推敲的师生情!万幸,在我漫漫求学生涯中仅此一次。

后来,每当我看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总会想起当时的情景;每当我看见忍受着“紧箍咒”还据理力争的孙悟空,就像看见当年的自己。

由于我的坚持,没有碍于形势“屈打成招”,老师又拿不出切实的证据,“学习委员作弊”事件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事件留下的伤口久久未能愈合。因为,我并没有像悟空那样幸运,等来一句:为师错怪你了。

总有那么一些人,倚仗着你对他的亲与敬就放松了对自身行为的审视,对你枉加指责、肆意诬蔑,殊不知这么做是损人害己、愚蠢至极!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众叛亲离是必然结局。

*  *  *  *  *  *  *  *  *  *  *  *  *  *  *  *  *  *  *

思绪被儿子的抽噎声拉回了现实。也许是慑于对方的凶神恶煞,也许是感同身受我的委屈,也许是从未见过如此声色俱厉的妈妈,孩子的情绪有些支持不住了。

这更坚定了我不澄清事实绝不妥协的决心。不能让这件事给孩子留下阴影!不能在孩子心中种下怯懦的种子!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还是讲“理”的!

我用力握了握儿子的手,告诉他:没事的,一定会真相大白的。绝对不要迫于别人的威吓,而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

就在这时,大个子的妻子过来说手机找到了。大个子愣了一下,随后转身就想走,却被我立即喝止了。现在的我已经不是那个无力维护尊严的小女孩了。

在我的坚持下,对方向我和儿子道了歉、认了错。那一刻,我内心深处郁结多时的那个结仿佛一下子松开了,而儿子的情绪也瞬间平复了许多。

其实比起前两次经历,这次遭遇真的不太让我介怀。毕竟,陌生人的杀伤力远比你挚爱的亲人和敬重的师长要小得多。但这样的事却另有它细思极恐的一层。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说亲朋师长的无端误解是对个人极大的伤害,那么陌生人间的肆意冤罪则是整个社会莫大的悲哀。

这件事后我曾向朋友提出过一个疑惑:我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还带着个孩子,怎么会被别人认为是惯偷。朋友说:你居然不知道啊,现在很多小偷看上去就是像你这样人畜无害的,有时还特意带个孩子,就是为了让你放松警惕的。

我一下子能理解到大个子当时的心情了。在他拦住我的一开始,我的第一反应还不是把他当作了制造混乱抢夺孩子的人贩子,只因为我在不久前看到过一位妈妈发的一条亲身经历这种险境的朋友圈。

我们已经被太多诸如此类的事件洗脑了――寒窗十年的学子被骗走仅有的学费,勤俭一生的老人被骗光所有的积蓄。他们中的很多人被骗走的不仅仅是钱财,更是生的希望。

我们在一次次吸取了惨痛的经验教训后,为求自我保护,不得不拿出“小人之心”来度量世界。

还有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彭宇案”和去年引起众多争议的“雷洋案”,迫使我们把仅存的一点善意和信任深藏,代之以冷漠和怀疑。更有甚者选择以攻为守,只要有疑点,先做它个“有罪推定”,免得一朝不慎作了东郭先生。

整个社会正在为个别人的剑走偏锋而付出着沉重的代价。小人坦荡荡,君子长戚戚――这个怪象怎么破,需要整个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来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nlight写作打卡~w2)从亲子剧《三打》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rv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