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了《桂花雨》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抒情性文章——托物抒情。遵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我确定了本课的训练点进行教学。一节课下来,尽管生字、词语、朗读课文都放在第一课时进行了,可还是觉得时间太紧凑了,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不过还是有几个教学片段处理的比较理想,自感精彩之处记录下来,便于明年教学参考。
片段一、导入。(知识点——托物抒情)
这篇文章是托物抒情,作者借助“桂花”来抒发思乡之情。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背李白的《静夜思》,(这里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学生在背的过程中,我板书题目“静夜思”,却一不留神写成“静夜诗”了,学生发笑,继而有学生给我指正。我先是一愣,顺势说,对,大家真细心,不是“古诗”的诗,是“思念”的思。圈红“诗”,旁写“思”)。那这首诗诗人李白是想要表达什么情感的? 是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把思乡的情感寄托在了月上,于是就有了千古名句“邀月寄相思”之说。“那咱们今天学的课文《桂花雨》,作者琦君又是怎样抒发情感的呢? ” 由于第一课时已经熟悉了课文,所以学生异口同声“托桂花雨抒发思乡之情。随即强调,这种写法叫“托物抒情”。“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来体会文章的浓浓情感。”,进而引出下步教学。
片段二,品析动词“浸”的妙用。(习作渗透,学会推敲)
本文的主线是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折射出作者及母亲对桂花浓浓的爱,所以,在品析课文内容上,我问题整合抛出话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画出有关的句子,做上批注,以备交流”。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句子里有这样一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在学生谈了自己的体会之后,我渗透习作指导“浸”字的妙用:让学生自己试着形容一种花香,比如学校月季花开了,………… 学生写话结果不外乎“月季花真香啊,整个校园都充满了花香。” “香味扑鼻,弥漫了整个校园”等等,没有学生用“浸”字。我引导学生对比“浸”和“弥漫、充满、围绕”等词的表达效果,通过“浸”字的字义“泡在液体里”来对比感知“弥漫、充满”这些词,后者的着重点是强调了“香气”,而“浸”的着重点则是在自身感受上,也就是“浸”字突出的是主体的感受,更能表达作者对桂花香气的喜爱之情。所以,文章要想写的饱满,动词的使用一定要学会推敲。
片段三、品析难懂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
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位置是课文结尾部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含义深刻,是文章情感的升华,它寄托了母亲对家乡深深思念与眷恋之情。关于这句话,我课前是事先简单问卷了一下,也有学生能理解是母亲对家乡的桂花有了情感,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毕竟,个性差异。那,我通过两条途径来引导:
第一条途径就是结合语境来理解。这句话是作者一家搬到杭州以后,和杭州一座山上满山的桂花树相比母亲发出的感慨。既然是对比,那就还从对比处着手,既然文中说“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很显然跟老家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比,杭州的桂花肯定香气会更显浓郁些,因为毕竟桂树多嘛,而母亲还是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那么,显然,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让母亲感觉香的,不是桂花,而是思念家乡的心情。
第二条途径就是结合课后“阅读链接”来理解。本来教材安排阅读链接就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所以,阅读链接的不可忽视。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读完的感受,不必深讲,能说出作者表达的那种客在异乡的思乡情感即可,从而让学生感知到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是作者的心声。最终升华出文章的情感——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