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775/5832ddb1c89e9dc8.jpg)
Day2/21 62+婵小于+北京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亲子阅读指南,介绍了23个不同阅读主题,列出了适合家长和小朋友看的一些好书,在遇到问题时,父母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同时也帮助父母更好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同的需求,能够更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类型。
【阅读提炼】
1.对孩子的爱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然性的,表现在对孩子温饱、健康等基本需要的满足;第二个层次是社会性的,表现在对孩子知识和行为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性的,表现在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满足、精神成长的关注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爱孩子就让孩子做自己吧,帮助他,做最好的自己。
2.不要轻易地去指手画脚,不要简单的用对或者不对去评判孩子的言行,而是引导孩子自己一步步思考,让孩子自己去一步步接近真理。
3.理解假设就是说当我们对输入的内容能理解的时候,我们才会吸收的更好。
有效的吸收会使我们的先备知识不断扩大,从而理解的更多,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选择。
【实际运用】
1.一位长辈说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是情绪。无论是与孩子的沟通还是和客户的沟通,都需要关注到对方的精神层面,只有使对方感觉到舒适,让对方觉得你是真正的在提供帮助,对方才会接受你的建议。
2.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大家都喜欢八卦,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家长对孩子也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要做,每个人都希望周围的一切都围绕着自己转动,仿佛自己就是太阳,希望一切都在轨道上运行。
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宇宙,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放在别人身上,更应该多关注自己,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能够影响他人,指引更多的人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3.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眼高手低要不得,但欲望往往使我们看到更多,想要得到的也会更多,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往往会高估自己。
但人又害怕失败,挫败感往往使人放弃,浅尝辄止,所以我们满足与浅显易懂的思考,被动的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
【下一步行动】
1.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与孩子沟通时,多用同理心,先学会倾听,接纳孩子的情绪并肯定它,然后再分析问题。
2.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不灌输知识,让孩子主动去寻找答案。
在想要让对方听从自己的时候,先要想一想自己阐述的是事实还是自己主观的评论。
3.选择书籍时,要选择自己能够看的懂的,不要为了追求经典而去看超出自己认知范围太高的书。
【每日一句】
读书要像吃饭,营养要丰富全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