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理解事情想当然,结果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觉得告诉对方了,对方就一定理解了。实际上情况未必如此。
对方是否理解,首先看自己有没有说清楚。
如果说的非常清楚。对方也不一定能理解。
这个受对方的年龄、逻辑理解力、自身的经历、感同身受的共情力、专注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告诉一个刚开始认表的小孩子,钟表长的那个针是分针。
首先自己就没有说清楚,最长的是秒针。
以为孩子理解了,责怪孩子为什么到了规定时间还在磨蹭。其实孩子理解的是最长的秒针不到。
这个误会只有通过和对方沟通反馈才能知道。
为了避免沟通中的误会,最好还是双方交流的时候,多了解对方的反馈,不要想当然。
人们运用最经常的了解反馈是说完数字或者电话号码,让对方重复订正一下。或者对方会主动重复订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