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该写于去年九月。新学期开始,“教育行走,一起写吧”九月的精品文,主题是“新”。新学期,新气象,新课程,新期待,新生活,新征程……一切都是新的。
可是,彼时,我正进入一种全新的上班加带娃模式,由于还没有适应,每天累得不知道怎么过的,实在没有余力写一篇长文。而且,那是,我偏偏又没有任何灵感,虽然身处新生活,却死活写不出新文章。
只好作罢。
这个月,“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活动即将结束。我还差这篇文章没写。去年开学时的事情已经在记忆中淡去,如果强行写文,恐怕憋出内伤。只好以现在的期末复习情境为背景,写下这篇主题为“新”的文章。
每年期末复习阶段,总是背书、听写、做试卷、讲试卷的老把戏。一年两次,年复一年,总觉得特别累,又不知道效果如何。
这学期,虽然还是只能从这几个老把戏上入手复习,但是,我在老把戏上下工夫,做了些改变,不知道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一、背书——用艾宾浩斯记忆法
每轮期末复习,总是离不开背书。学生们常常背了后面,忘了前面,让老师十分头疼。
这次复习开始前,我给每个学生打印了背书表。这个表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法,把要背的内容按照每天一篇的容量依次排好。过几天,又从第一篇开始排,这一天就有两篇课文需要背。按照所剩复习时间,最多的时候,同学们一天需要背7个内容。每天都在复习前面背过的内容。
我们根据这个背书表,已经实行了一个多月,只差4天,本学期的复习就结束。同学们将在考场上验证复习的成果。
现在,同学们要背7个内容。每天依然会有几个孩子不能完成任务。但是,和前几学期相比,情况好了很多。
一些踏实的同学。只要一说要背诵的篇目,就能立刻背出该篇内容,而且背得行云流水,十分流畅。
二、听写——常换方法
听写的内容包括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要背诵的课文、古诗词等。
我每天听写一课的生字词语和背书表上的第一个任务。这学期带生字词语的课文只有9篇。现在,我们已经听写到第四轮。
第一轮听写,全部词语由我来念。第二轮听写,生字的组词由我来念。额外请一组孩子每人念一个词语给大家听写。大家都很乐意为同学们出题。
第三轮听写,生字由同学轮流组词,所有同学写。再请同学额外听写一组词语。第四轮听写,和第三轮一样。只是,额外听写的词语范围十分广。有的是上课时讲到的一个较难写的词,有的是课外积累的词。
大家最喜欢第四轮的自由听写环节。哪一个同学报的词语把别人考倒了,他就得意起来。
我则起调控作用。当哪一个同学报的词太难,超出大多数同学的能力范围,我就会让他重新报一个。
古诗词、日积月累的内容只有时间听写一遍。依然会出现“小猴子掰玉米”的情况。忘掉前面听写的内容,是难免的。
曾经,我尝试过每天听写一首古诗、一句日积月累的句子、一句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句文言文的听写模式。这种模式能够预防一些同学写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很有效果。但是,对于后进生来说,这种模式难度较大,他们很难跟上。
为了照顾到后进生,这学期,我没有采用这种方法。
三、梳理知识点——每单元一张纸
通常情况下,期末复习的第一步就是把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再讲一遍。这种做法的弊端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复习效果则收效甚微。
这学期,我请同学们归纳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每次归纳一个单元。我给每人发一张A4纸,请他们自由记录。
我的本意是请大家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整理、提取、概括,但能做到的同学为数不多。一部分同学直接拿出资料书抄上面的词语意思、近反义词、主题概括等。一部分同学抄的是上课时记录的板书笔记。
这超出我原先的预料。这样做,达不到我想要的复习效果。
同学们做完后,我请他们先自己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讲给全班同学听。不知是不自信还是没有兴趣,总之,大家的积极性不高。
在这一个板块,我还需要再探索其他方法。
四、讲试卷
讲试卷也是期末复习难以绕开的环节。且,这一环节最为枯燥无味。我尝试了请同学来讲,我补充的方法。
有一次,我请一个同学来讲整张试卷。她十分激动,又有些紧张。她的试卷上,做了非常详细的笔记。我相信,她已经把这张试卷上的知识点都理解透彻了。
但是,讲试卷时,她有些拘束,缺乏讲解技巧。对其他同学来说,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不如我来讲。
通常情况下,我请某个同学来讲一个题。课堂临时点名的方式使学生不能提前准备,效果也不佳。
我想,第一天布置哪些同学第二天要讲哪些题,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也许效果会好一些吧。
后来,在讲试卷时,我又尽可能让学生去黑板上写。
看拼音写词语、病句改错、默写古诗文、找错别字等题型,我都让他们去写。有时候,遇到大家不会的词语,如果有个别同学会写,我也让他去写。
大家非常喜欢去黑板上写。大概是因为小孩子非常喜欢表现自己吧。
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场面很热闹,却有人会借别人上去写的时间开小差,说小话。
而且,上去写,很费时间,试卷讲得很慢。
五、出试卷
让学生给同学出试卷,这种方法我还没有尝试。但是之前有学生提出来,希望这样做。这样也是很不错的输出方法,准备在复习最后一周尝试。
复习接近尾声,虽然尝试了新的方法,但是时间太长,师生都很疲惫,早些结束吧,快点放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