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开始带学生训练,自己摸索总结方法,制定训练课表。
今天课程档案终于做完了,工作结束后浏览了一门友邻的轻课内容:友邻口述史/对话北大英语系王式仁教授。
我发现王教授总结的其求学、教学中的方法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进一步坚定了我对训练方法的信心。简要总结几条笔记如下:
1. 感性认识先于语音理论,练好发音要多听、大声朗读、背诵对的文章、练习复述,找到英语的韵律感,并积累正确的表达。
2. 英语学习需要耐力和毅力,认准目标,慢慢积累,要学好语言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3. 重视“无用之用”,What seems useless could be more than useful.
4. 兴趣与成就感有关,由易到难。
5. 翻译时要动脑,比如“人民社论指出……认为……”, 不能翻译成Editorial points out, thinking...(社论为无灵主语)
6. 写作时选词要切合实际,不能为了炫耀去用大而无当的词,比如该用give的时候别用bestow.
这就又要说到“知易行难”这个词了,其实学习的方法论没有什么神奇,武林秘籍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了,问题是肯刻苦练功的人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我们的前辈们在资源那么匮乏的情况下,学识反倒那么深厚呢?无他,找到正确方法后,肯下苦功罢了。
当然,我认为这个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体的心浮气躁。我们都被这个时代影响和塑造着。
前辈们正是由于资源相对匮乏,反倒更加珍惜,可以仔细咀嚼。
而我们资源泛滥,光是每天学习资源的在选择上可能就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了。再加上资源之多,想想已有的那么多经典作品还没看,每天新鲜的新闻讯息没有浏览,还有各种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社交媒体游戏,每天每天都在不断更新……不断抢占我们的注意力。“待看”的东西太多,因此我们常常只能策略性地“浅看辄止”了,最后感觉什么都知道一些,但是什么都称不上精通。
想起了王教授提到的(从不看电视的)许国璋先生原话“I derived my intelligence from other sources.”虽然看似有些过于武断(毕竟电视也有好节目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但是也未尝不是主动选择“精神食粮”的示范。我们是可以自主抉择要将我们有限的时间精力花在哪里的,也可以自主抉择要选择什么作为“精神食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