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原子弹
1933年,54岁的爱因斯坦到达美国,他将在这里度过生命中最后的22年。他们一家在普林斯顿的一处优美的住处安静了下来,他们过得很快乐,但一想到在欧洲的人们却正处在物资的匮乏中或者正在遭受迫害,就感到愧疚。
德国纳粹的崛起让爱因斯坦放弃了以往的和平主义思想,在美国定居后,他开始致力于帮助犹太难民。来自匈牙利的和平主义者利奥-西拉德就是受过爱因斯坦帮助的人之一,他在英国伦敦逃亡时,想到原子链式反应的可能性。他特别担心德国政府会从比利时殖民地的刚果购买所有的铀,并把自己的担心告诉匈牙利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他们知道爱因斯坦与比利时的王后认识,联系了爱因斯坦,随后,爱因斯坦建议给比利时王后写信,此外他们可以直接联系一位比利时大使。维格纳对此很谨慎,他建议爱因斯坦同时附信给美国国务院。
爱因斯坦解释了链式反应的理论可能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或许会制造一种新式炸弹。他请求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召集一组科学家研究这种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