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核心目的是传播内容,而传播的方法就是表达
文字、声音、图像到现在特别流行的短视频,都是表达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想做好一个媒体人,一定要理解什么是传播?为什么会传播?怎么样才能传播?这关系到我们所有的产出是自嗨的还是有价值的。
呐怎么样才能让内容发生传播这个化学反应,在这里我想举一个贴近大家生活的例子。
在日常,当你想去表达自己的一个想法,也有分几种场景:
1、限于自己和自己说-自嗨,表达形式:日记、自言自语、匿名bloG。(一般指只有对于个人才是有回忆及意义的内容)
2、日常吹牛扯淡- 能见得光,一般与大部分人生活相关的事情,通常在与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聊天的时候都可以分享。
3、有目的性地说-自带角色设定,有定位。比如出席一个商业活动,这次的角色是公司的代表,这个时候怎么样也得为公司吹吹牛,展示一下专业,除非你是想换工作了,这个商业活动也只是寻找下家的机会,这时候你会更多地倾向于展示自己的优势的特长,而非与公司相关。
4、带目的地说衍生-抱怨或说是非的情况,这个时候你肯定会分人说,这个扯到个人立场的问题,你会有目的地去把人分类起来,谁是敌人谁是盟友,还有的是中立的,呐我们就尝试用观点去说服别人去接纳这个观点,就像“罗生门”一样,说谁的都有理,这是取决于立场所产生的观点不同。
大家对于👆上面的举例场景应该都不会陌生,那么这四个场景,和今天这个关于自媒体的话题有什么关系?我们再联系分析一下。
到了2022年,自媒体的门槛越来越,从最早的贴吧、微博、到现在短视频打着记录美好生活的旗号来占领了你的碎片时间,我们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电子设备即可在网上凯凯而谈,去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从水军和键盘侠开始,渐渐地也会去创作和打造自己的IP。
在大家开始的时候都会先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和个人感想开始记录和聊起,可是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大不相通,所以在创作的最初期容易掉入自嗨模式如场景1。慢慢地我们会去观察别人都在做什么,学习都是先从模仿开始的,可惜始终都缺少了自己的灵魂如例2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开始了解大家都在做什么,共鸣感网感开始有了那么一点头绪。
前面的可以都算是练手和尝试,到中期我们必须去落实IP定位和清晰自己账号价值,接来做的内容才会有差异化和辨析度,距离自己的目标也是近了一步,如例3. 在定位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圈子里,还有很多立场不一样的人,有的人和我们并肩同行,有的人总会对你指指点点,但是都是好事,因为说明了你已经有了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了,而且已经在有效传播了,再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发挥。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陪伴,可以留言和我分享你的见解,我们共同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