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默默的观察笔记
观察记录一:
午睡前默默说:“我想妈妈了。”当他安静地躺好了,我过去给他弄好被子。他探出头来又说:“老师,我想妈妈了!”睡了一会我过去查看孩子睡觉情况,我问他怎么还没睡着,他转过脸说:“我想妈妈了!”
引导措施:
我俯下身轻声告诉他:“老师知道默默想妈妈了,我们都会想自己的妈妈,其他小朋友也会,老师都这么大了也会想妈妈。但是我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们把思念放在心上好不好?”说着指一下他的左胸口,他接着用右手摁住,像是怕思念跑了。“等到放学回家了,再把思念告诉妈妈,妈妈就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他回忆妈妈的拥抱,微微笑了。“你在想妈妈,妈妈肯定也在想你。睡着了梦里可能会见到妈妈哦!老师陪一下你,快快睡吧。”他摸着胸口,抱着对妈妈的思念轻轻地闭着眼睛,安静地睡了。
观察记录二:
午觉后默默元气满满地起床了。老师帮他穿好了毛衣,他说:“我要自己穿外套。”不一会儿听到他那边哼哼唧唧的声音,根据经验他应该是遇到困难了。我边帮旁边的小朋友穿衣服边问他怎么啦。他开始在原地扭动,外套有一个袖子穿不进去。“要我帮你吗?”我伸手帮他拉一下另一个袖子。他生气地一挥手把那只袖子拍掉,生气地哭了起来。问他怎么啦,他说:“想妈妈了。”
引导措施:
我先让他冷静一会,室内开着空调不冷。等他平静一点再问他:“是衣服穿不上吗?”他点点头。“需要老师帮忙吗?”他点点头,我帮他把袖子翻过来,让他自己把外套穿上。“我知道默默长大了,可以自己穿衣服了,我相信你也肯定能穿好。只是这衣服没有弄好所以穿上有点困难。我们遇到困难可以检查一下衣服哪里没弄好,也可以请求帮助。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想要妈妈,在幼儿园里可以找老师帮忙,寻求帮助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在班上通过绘本故事进行教育:我们有时有情绪是正常的,但不要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我们要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当你想发脾气时,首先深呼吸,然后从1数到10,你就没那么生气了。我们冷静下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需要帮助,老师一直在你们身边的!
分析:
默默说想妈妈了,首先认同他的情绪,再分析他说想妈妈的背后可能是遇到困难了。家是孩子最安全的港湾,妈妈是给他安全感最大的人,她自然遇到困难就会想妈妈。默默午睡不太容易睡着,对他来说,入睡是相对困难的事,因此他睡着前喜欢反复说我想妈妈了来寻求安慰。在穿衣遇到挫折时,他第一反应也是找妈妈。这是孩子遇到压力时寻求最安全的庇护,是正常反应。
但孩子不能一直在大人保护下成长,需要增强他的抗压能力,提高他的韧性。我们首先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意识,培养他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我们平时尽量让他独立处理个人的事情,在幼儿园自己整理自己用过的玩具、书籍、书包。在家归置自己的玩具,多参与家务活。
在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们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他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