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明 大明论教 4月27日
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咨询的发展,给学校带来一个难题,那就是手机带进校园、进入课堂、甚至走进考场,着实扰乱了教学秩序。
就拿考试来说,如果试题是“旧题”,即没有进行改编、更没有深度改编,也不属于原创,那么在考场上搜索试题,很快就能获得正确答案。
如果单纯从试卷考查功能来看,“旧题”特别是经典性试题,只要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没有在近期使用过,那么在测试中是能够发挥应有价值的——检验同学们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熟练情况、学科素养的水平情况。据说,那个最最著名的封闭中学,是不允许把手机带进教室,而且要求所有学生不得使用市面上的辅导资料,一切资料来源于本学校教师编写的学案、练习册、试题卷。这种做法,自然能够充分发挥经典性试题的教学价值。
很遗憾,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学校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在大型考试中,就希望试题均是经过改编、高度改编或者原创的,这样的试题,学生带了手机进考场也休想搜索到正确答案。
然而,进行试题改编,或者进行试题原创,这是一个非常耗时间、费力气的极端细致的创造性的活儿,一般而言,需要团队合作,而且要有科学的合作程序,才能命制出无错误、无漏洞、无歧义的试题,如果试题还要成为“经典”,那么就要团队勤奋努力,精诚合作。
由于“市场”需求,近年来原创试卷确实越来越多,而且质量还很不错。但是,正如前面所言,原创试题命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质量再高的试卷总还有一些试题值得改进。
今天来讲一道原创试题。试题来自于抚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第16题。
参考解析如下:
这道试题争议好大,C选项讨论最激烈。然而,严格讨论起来,B、C、D三个选项在考查方向上有重叠,所以在分析时有必要联系起来。下面给出我的思考,希望大方之家不吝斧正。
紫外线照射锌板“打出”电子,有些电子会落在铜网上,这相当于给电容器充电;然而,开关闭合,电容器两极板接通,一定会发生正负电荷中和,即电容器放电,又因为电容器有一个极板接地,所以电容器极板上几乎不会“堆积”电荷,从这个意义上说,铜网上几乎没有净余负电荷;当然,考虑到电流计还有电阻,如果说闭合回路中(电容器相当于电源、电流计相当于电阻)形成了稳定电流,那么“电源”两端电势差不为零,这时铜网上应该具有净余负电荷,静电计指针也就带有净余负电荷。显然,这种情况电容器两极板电压小于“反向截止电压”。继而,开关断开,“中和”通道关闭,极板要“堆积”电荷,直到两极板电压等于“反向截止电压”,即电容器电压增大了一些,静电计指针张角也要增大一些;如果以此为初始条件,再讨论铜网移动条件下的情况。为了方便,进行“分步”分析:假定此时先断开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导线,也拆除紫外线照射。铜网移向锌板,间距减小,电容器电容增大,由于极板电荷量不变,所以电容器电压减小,但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如果单独连接静电计,指针张角要减小;如果单独恢复紫外线照射,那么光电子要落在铜网上,电容器电荷量增大,电压增大,反向电场增强,直到电容器电压等于“反向截止电压”;值得指出,不管是电容器再充电,还是电容器与静电计再平衡,均属于短暂过程,指针运动灵敏度远弱于这个反应时间。也就是说,未断开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导线,也未拆除紫外线照射,那么移动铜网过程,犹如有一个“幽灵”给指针快速发出交替性指令:“减小张角”“恢复张角”,那么反应迟钝的指针会做出什么反应呢——除了“懵圈”,它什么也做不了。不相信,可以玩一个游戏:老师开始发号令,同学们按号令做出正确反应——起立,坐下、起立、坐下……(快速发出前面号令),同学们,你是不是除了懵圈,什么也做不了啊!也就是说,移动铜网,指针张角不变。
不少老师看了原解析,对C选项的解析总是有一种“不解渴”感觉——想辩驳又无可辩驳。认真研究起来,C选项有必要进行调整,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修改如下:“断开开关,紫外线仍照射待指针稳定后,铜网移进锌板过程,静电计指针夹角增大。”
另外,在高中阶段,光谱图是安排在选修3-4课本上,很多学校没有开设3-4课程,同学们对光谱图不熟悉,也没有学习“波长=波速除于频率”等结论,也就是说,同学们对于X光和紫外线频率大小关系是不太清楚的,这也影响了同学们做这道题。有些老师也提出,从光谱图上来看,X光与紫外线有一些重叠区,即X光的最小频率小于紫外线的最大频率,所以D选项也存在争议之处,所以建议D选项也修改一下,把X射线改为γ射线。在3-5课本上,涉及紫外光线、γ射线,教学中关于两者的光子能量关系是熟悉的;另外,紫外光线和γ射线在频谱上没有重叠区。如是修改,一方面避免了争议,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导向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