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今日元宵,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桌上汤圆。
汤圆,是家家户户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但即便是一碗小小的汤圆里,也蕴藏着大大的乾坤。
从搓、煮、到入口,一如我们浮沉的人生,从懵懂无知到成熟内敛,再到温暖祥和。
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受到,这一碗汤圆里的百味,你是否也拼品尝出来了…
经历打磨方成材
有一首打油诗这样说道:“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
其实汤圆也是如此,软软糯糯的汤圆,需要经过反复揉搓才能最终变成碗中的美味。
而人生于世间,这样的煎熬又何曾能够避免。
1880年,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
因为家境殷实,他从小便博览群书,随着渐渐长大,也立志要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可偏偏时局动荡,山河破碎飘摇,粉碎了他的梦想。
于是他立志新学,意图振兴国家。可等他学成归来,却恰逢革命动乱,祖上百万基业因此荡然无存。
一直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在这期间,离他而去。
于是他只好脱去一身锦衣,在一所师范大学当上了老师谋生。
但他心中始终郁郁寡欢,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却还是逃不开生活的悲苦。
直到1918年,36岁的他才真正明悟:“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于是他身披海青,在杭州虎跑寺出了家,从此,世间只有弘一法师,再无李叔同。
历经百般磨难,也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最好结局。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一段被生活反复捶打的至暗人生。
但俗话说得好:“不受烟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
凡尘俗事,凡事磨你的,其实也都是来渡你的。
不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
不经事,不经磨,便看不清世事,结不出硕果。
漫漫人生路,如汤圆一般,受住时不时的揉搓,经住热水的沸腾,挺过寒冷的冰冻,才能把人生熬出香甜软糯的味道。
内外双修才圆满
清代《调鼎集》上记载了汤圆的做法:“以糯米粉和面,内包芝麻、桂花、白糖、香油等馅料,滚水煮熟,食之香甜可口,风味独特。”
你看汤圆,外有圆润表皮,内含丰富五味,因此能在沸水中反复浮沉,最终在口中喷香四溢。
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向外修,向内养,才能将自己修炼成最好的模样。
外修言行:
古人云:“刻薄则福益薄矣。”
人生在世,若用言语诋毁他人,只会折损自己的福气。
言有所止,知而不评,多些和气,多些宽慰,才能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外修脾性:
行走于世,总会被琐事所扰,性情也因此容易急躁。
但倘若任由情绪的宣泄,最终只会伤人伤己。
正所谓:“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当你能受得住磨炼,控制得住脾气,便能洗尽铅华,日久之后必能厚福绵延。
内养德行
古人云:“厚德载物。”
温厚、善良、恭敬、节俭、忍让,五德不聚,人难立。
当你养好了内在的德行,才能真正地为自己,为后代养寿、养福!
内养心态
古人云:“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运好,命好,也需要自己心态好。
所以低谷时,不要怨天:失意时,不要尤人。
遇事自省,自愈,生活才会迎来新的转机。
做事做人,永远当如汤圆,内养于心,外修于行,才能行事妥帖,走路稳当,才能成就人生圆满的修行。
简单朴素是至味
绘画中有一种技法,名叫白描。
它往往只需几笔简单的勾勒,便能使神韵跃然纸上。
这一如至朴而美味的汤圆,也如我们每一个人生活,活到极致,终归要回归简单。
梁实秋也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
战乱时期,梁实秋当时在后方编写教材,凭借他的工资,足以生活无忧,最终却只住进了一间简单的屋子,并给之取名“雅舍”。
虽名为雅舍,家中却缺油少米,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
但就在这简陋的小屋中,他却满足于清晨的鸟鸣,静心的伏案于桌前写书,精神始终饱满充实。
《道德经》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生活虽疲惫,但许多人感觉到累,往往是因为挡不住这来自八方的诱惑。
然万千繁华,终归朴素,我们终将卸下自己的累,舍弃许多以往曾孜孜不倦的装进往生命里的东西,过上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
很喜欢一句话:“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越朴素,越素净,才能越有内在的芳香,人生越能感受更多趣味。
余下的日子里,删繁就简,平平淡淡,将自己的灵魂从欲望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茫茫尘世间,要如汤圆这般,朴素而简单,内涵且有深味
汤圆,在千搓万磨,冻过煮过后,最终才成就了一道简单的美味。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百态人生,
从最初的未知,到深邃的明悟;从青涩的懵懂,到内在的深有体悟,每一步跋涉,都源自命运的万般洗礼,生活的千番重锤。
今宵是元宵佳节,月圆花好,愿这颗小小的汤圆,带给你家的温馨,也带给你人生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