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这位就是我们郑东家,有事请和他讲。”伙计态度恭敬。
“某郑洪,请问姑娘是如何知道我们布庄要转租的。”
郑洪心道:“没有几个人知道我的布庄要转租啊,这姑娘面生得很,她怎么会知道?”
“郑老板好,在下秋学飞。”秋习微笑着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是红袖阁的李妈妈介绍我们来的。她说和您往来甚多,说您人很好,还请您多多照拂我们几分。”
“哦,原来如此!走,咱们后面谈去。”郑洪人很爽快,看不出一点商人样的圆滑。
“好。”几人随着郑洪一起去了后院。
一入后院,秋习眼前顿觉一亮,没想到后面竟会有这么大的一个院子,她的心里又多了几分中意。
“我们这儿,住的地方,放货物的地方都有,如不是老家父母年岁大了招我们回去,是不会就此不做的。”
“能理解老人家的心情,他们总是希望儿孙绕膝,年岁越大这种希望便就会越强。”
“所以,我们就想遂了老人的心愿。”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不用说就知您是位孝子,实在是令人敬重!”秋习颔首以礼。
那郑洪瞅了秋习一眼,“这个小女子年岁不大,竟把《尔雅》里‘善事父母为孝’拿来说孝,而且知道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善事父母为孝’的解释。”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
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
想到此处,郑洪对秋习顿生好感,“懂得孝道的孩子,一定是个好孩子,人品定当是不会差的了。”
郑洪带着他们进了一个大屋子,让各位落座,喊人送了茶来,伙计摆好茶碗,给他们都倒了茶。
“不瞒你们几位,其实这铺子是我们自家的。虽然祖籍不在这儿,但在这儿也住了些许年,哪能没有感情呢。父母招回老家,也舍不得卖了这房子,所以也没有大张旗鼓的贴告示,只是让几个好友帮着给问问,若能租给个好人家,能真心的爱惜这房子,我们也就放心了。”郑洪边说边四处地看着,目光中流露着不舍。
“请郑东家您放一百个心,我们家姑娘最是细心的,她定会好好待这铺子的。只是,都是小门小户的,为了生存来讨个生计,您如能在租金上优惠些就更好了。”关文炫谦恭地施了一礼。
“这个好说。我们家的铺子,除了稍偏些外,其他的都没得说。”
“地段好当然最好,不过稍偏点也可,毕竟我的手头不是那么宽裕,偏些也能省点钱。“秋习笑笑。
“姑娘这是实在话。”郑洪亦笑。
“还有,我不做布衣生意,偏僻点问题也不是很大。”
“那姑娘是?”
“我想开酒铺子,专门卖酒和与酒有关的一些东西。”
“原来这样啊!”郑洪摸了摸下巴似有些意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