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我写一篇学习心得的,是我想起了和咖啡有关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发生在电梯里,我准备去园区咖啡店买咖啡,碰到了同事。一问一答的搭讪之后,他突然问我,“公司也有咖啡机,你还要出去买呀?”
场景二是在一次圆桌对话,带领者进行了灵魂拷问——“作为HRBP,你和业务的对话,有多少发生在办公场所,又有多少是吃着午餐或者喝着咖啡完成的呢?”
这两个场景之所以让我记忆犹新,是因为我并非真正的咖啡爱好者,但它们让我意识到咖啡和咖啡馆对我的重要性。
我有一位业务同事,在参加了MBA的一次研讨会之后,便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述这个名为“世界咖啡”的工具所带来的神奇。再后来,我参加了一些嵌入在研讨会或培训里的“世界咖啡”,从工具本身体验到了自己不停换座位轮转,和其他人以及他们的观点连接,但又不知道连接的最后是得到了什么。后来的后来,我也在自己的工作坊和培训里,不知其然地嫁接了这个环节。那么,这个和咖啡有着紧密联系的工具,它究竟是什么?
于是,我来到了扎堆的TWC,认真且完整体验了一遍原汁原味的工具。事实证明,仅仅告诉人们新观点远远不够,你必须让他们以某种方式去体验,从而激发它的能量和可能性。
1. “我叫世界咖啡馆”
一起来的小伙伴都带着相似的好奇,到底是世界咖啡还是世界咖啡馆?带领这个工具,真的需要提供咖啡吗?
伍老师首选为我们科普了工具的官方名字——The World Café叫做世界咖啡馆,通过4~5人为单位的小群体,一边交换成员,一边持续对话,取得所有人都同时参与对话的效果,创造集体智慧的汇谈方法。和我们平时常说的“世界咖啡”相差了一个字,但这个“馆”字却特别生动,它着实点出了一个类似咖啡馆那样轻松又温暖的氛围,你可以自在地和自己或者他人相处。世界咖啡馆的生发源于和人类生活有关的两个基本信念——第一,“我们人类希望能一起对话来探讨我们关心的事情,第二,“当我们一起对话时,我们能获取仅存在于集体中的更大智慧。”
所以,带领这个工具,如果场地允许,需要布置成和咖啡馆相似度极高的样子——圆形的咖啡桌,桌布,桌花,甚至周围空间里的一些绿植。如果场地条件受限制,那么圆形的瓦楞纸板也是很好的选择——它是咖啡桌的平替,重要的是大家可以“体验”到如同在一个真实的咖啡馆,自由随意地就感兴趣(聚焦)的话题进行对话,想法可以被即刻记录。要注意桌子的摆放是松散的,参与者在每一轮汇谈时的座位选择也是不固定的,从物理环境上给予心理暗示——这不是一个传统又刻板的会议,而是允许每个人跟随自己的心流,自由地决定对话的进程。
至于咖啡,那只是一个更应景的加分项。在世界咖啡馆,是可以有(或者没有)咖啡的,也是可以提供茶或者其他饮料的,但它依然会被叫做“世界咖啡馆”。
2. 引导师是咖啡馆主人的角色
在《一起世界咖啡》这本书里,有一段关于引导师在世界咖啡馆里的功能介绍。“在通常的工作坊当中,主持人被称为引导者,但在世界咖啡,它被称为咖啡馆主人。这体现了世界咖啡馆尽量避免使用让人联想到机械和组织这样生硬的词汇,而是使用让人容易亲近的语言。”
借由这段话和工作坊里的实际体验,让我对世界咖啡馆这个工具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世界咖啡馆有七大原则,其中的第二原则“营造宜人好客的环境空间”也明确咖啡馆主人存在的意义是欢迎客人,并给于热情款待。创造如同咖啡馆一样随意自在空间的目的在于,去催化出合作性对话,分享心得和汇聚集体智慧,从而在一段以信任和安全为基石的关系上,衍生出真诚的对话,探索各种假设和难题,去讨论真正在意的东西。
如果连接到本文开头我所经历的两个场景,也许更能体会到更换空间而促成的谈话,它的意义更加深远。在这个过程里,带领者不仅不需要刻意控制,还要尽可能什么都不做,退后一步去创造能让大家聚焦在当下的环境(包括议题)。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世界咖啡馆打破了组织内部条条框框和严苛的等级,当把它用于组织内部进行开放沟通的方式时,要特别慎重地甄别何时使用——即怎样的话题才可以使用世界咖啡馆。在课堂上,也有小伙伴提问了世界咖啡馆的使用边界,除了伍老师提到几种不太适合的情景,我还想补充的是,我们也同样要考虑组织文化的准备度和匹配度。即便是自由交谈,那些抱怨和发泄的话题,以及封闭向内的对话,都不适合使用世界咖啡馆。另外,发起人是否准备好了去接受创造性对话带来的“惊喜”或“惊吓”,他的格局和开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当然,如果我们只是在一些研讨会或者培训的过程里,将世界咖啡馆作为一个过程工具,去连接和聆听不同的观点,那也是很好的尝试。
3. The Big Why
世界咖啡馆的首要原则是“设定情景”,在我第一次看《世界咖啡》这本书时,这一部分翻得飞快,我下意识地认为,这和我们平时设计工作坊时做的那些访谈以及VPOI是差不多的一件事。原来,我真的是肤浅了。
The Big Why是“设定情景”里很重要的一个词汇,它特别解释了为什么世界咖啡馆的议题(和焦点问题)能让参与者自发自由地开始交谈,甚至不需要引导师做什么。
世界咖啡馆的标准流程只有三轮汇谈,一般是每轮一个焦点问题。然而这三个焦点问题的设计,与很多其他的工作访不同。普通工作坊的焦点问题,可以通过流程和阶段性产出(包括颗粒度),按顺序推敲。世界咖啡馆的焦点问题,却会按照FQ3(与想要得到的P和O有关)-> FQ1(热身或代入问题,通常是积极正向的)->FQ2(连接1-3之间的那个问题)。
于是我想到了世界咖啡馆的参与者,一定是与他们密切相关,并且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议题,才能如此轻松地进入研讨的环节。后来,我去看了Mindy老师写的《再品世界咖啡(1)》,她也特别指出情景对于世界咖啡馆基调的设定所带来的影响。考虑世界咖啡馆的目的一个方法就是提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让大家聚在一起?这次汇谈可以满足什么需求?”这里要区分“聚在一起”这个行为,同样的行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目的,也许聚在一起是为了抱怨或者抱团,也许聚在一起是为了许久不见的会面,也许聚在一起是真的有一个很重要的事需要集思广益。世界咖啡馆的连接,只存在于这个参与的群体,都和这个BIGWHY(深层意义)有同样的认知,所以“通常在设计世界咖啡汇谈时,外界因素已经决定好参与者是谁”。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考虑这个BIG WHY的时候,即便工作坊本身有发起人既定的VPOI,我们还是要站到参与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深层意义,和需要来的参与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真的是他们关心的吗?这里千万不能用到“我要我觉得”,而应该是“他们觉得”。
4. 真正“连接的文化”
基于BIG WHY,再来看世界咖啡馆的原则三“探索真正重要的问题”和原则四“鼓励每个人参与”,就不难理解,参与者抱持着那个和big WHY的连接,世界咖啡馆的议题就显而易见的浮现出来了——“如果情境就像集体意义所径流的河流”,“情境得到恰当的设定,河流就沿着堤坝流淌,群体的意义就能得到顺畅的运转。”
而我们世界咖啡馆里推崇“贡献”的文化(区别于纯引导工作坊的“参与”),细品两个词汇,还能感受到一些不同,贡献比参与更强调自主自发的行为,正是因为BIG WHY的连接。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是为了世界咖啡馆而世界咖啡馆,使用它的前提条件是我们确实评估了这个BIG WHY是适合使用世界咖啡馆这种形式的——所以这个过程,对我的触动也非常大。以前我学习工具,也只是学习流程,模仿老师进行实作,再复盘和反思。但我很少去思考工具本身的灵魂,因此在设计工作坊时,我能感觉自己被五花八门的工具挑花了眼,甚至无法判断究竟是工具为流程服务,还是阶段性产出选择了工具。去年的OST之后,我渐渐发现,无论引导还是教练,甚至我们做一些对话式OD,这些工具在本质上都是团队建立关系、开启对话的一个载体。而工具的灵魂在于,它能否成为建立有质量的关系、开启深度(有意义)对话的钥匙,这关乎与带领者的初心。
“在世界咖啡汇谈流程里,人们会在各桌之间移动位置。这种移动不只是物理空间的移动。因为当移动时,我们也会顺势抛开原来的角色,原来的想法,原来的自以为是。每当换到新的桌边,我们就抛掉更多的自己,融入那个更大的我们。”
比如在体验工作坊里,经过三轮的连接,我收获的不仅是一个问号的解答,以及生发出和他人观点的嫁接和融合,最后变成了一个极具视觉冲击的隐喻。这个过程本身,不仅仅是答疑解惑互相澄清的过程,也是连接和迭变的过程。
在很多场合,作为组织内部的引导师,我们当然会面临自己的担心和假设,因为在很多层面无法干预和影响。然而尝试创建空间、开启对话,激发思考,在看到矛盾和冲突后,用建构的方式进行干预,这些行动就代表着一些开始。在整合的新空间里,对人(关系)和事(观点)赋予新的意义,将孤立的文化,转变为连接的文化。<成功的循环>jpg
最后,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非主流定义。Café=Community access for everyone.
咖啡馆是一个时间流速很慢的地方,这里比日常生活更慢。所以才容易让人更聚焦,放松和不受干扰地做自己。在世界咖啡馆,我们使用谈话棒让对话慢下来,在这样的缓慢里,思绪和灵感,关系连接的速度,却快了好几倍。真心期待着参与不同背景的世界咖啡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