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妈妈在育儿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但这不代表妈妈更重要。在育儿过程中,爸爸同样重要,妈妈和爸爸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作用。
如果爸爸在育儿过程中缺位,那么孩子就不能发展出更完善的人格。
很多爸爸为了家庭和孩子不停奔波,很辛苦,也很忙。但工作和孩子并不是二选一的难题,其实可以想办法兼顾。
刚好昨天听了樊登老师讲的《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其中提到一些很好的方法,选择几个适用于大多数人的分享给大家。
1.提高工作效率
这点很好理解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自然可以按时下班尽早回家,就有很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所以那些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工作并不多的爸爸们,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分清轻重缓急,工作中避免混乱、拖延和闲聊,提高效率。
这样就可以早点回家陪孩子啦。
2.利用好早餐和晚餐时间
不管是上没上学的孩子,基本上都起得很早,所以爸爸们完全可以在早餐的时候,跟孩子聊聊天、问问他一天的规划。哪怕孩子要去学校吃饭,或者爸爸很赶时间,也可以跟孩子简单聊几句,而不是只顾着看新闻或者抱怨。
晚餐的时候,父亲也要尽量多跟孩子交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多倾听他们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只顾着谈自己的工作之类的。同时也尽量关闭手机,一家人沉浸在愉快无压力的聊天中,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3.记住与孩子相关的重要日子,尽量多参与孩子的重要时刻
很多爸爸会记得孩子的生日,会给孩子买礼物,但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孩子的重要时刻中。
很多爸爸可能在出差回来或者下班后,给孩子带回来新的玩具,却没有真的陪孩子一起庆祝生日。也有很多爸爸,从来没参加过学校的亲子活动、家长会,更别说去参加孩子的比赛或毕业典礼了。
确实很多爸爸身不由己,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付出了很多,但从长远来看,因为工作而从来不参与孩子的重要时刻,是否真的值得?更何况很多爸爸并不是因为工作忙才不参与。
其实,家长去参加孩子的重要时刻,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被爱,孩子也能从中学习到尊重与爱。
4.专注陪伴
很多爸爸懂得花时间陪孩子,却没有太多耐心。在跟孩子做游戏、玩玩具的时候,要么一边玩着手机,要么一边跟家人聊些其他事情,总之,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亲子陪伴中。
其实孩子很敏感很聪明,他们能很明确的从这些行为中感受到“爸爸并不想跟自己玩耍”,有的孩子甚至会感到自卑。
所以,爸爸拿出一两个小时陪孩子,却又三心二意或表现的不耐烦,还不如只来一二十分钟的高效陪伴。
哪怕是短时间的高效陪伴,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完全的爱和尊重,让孩子感受到自信。
其实,亲子陪伴的方式多种多样,重要的是父母有没有真的花心思去做。很多爸爸也并不是没时间陪孩子,只不过陪伴的质量不高,他们自认为是个好爸爸,但孩子却不买账。
所以,爸爸们即使再忙,也要见缝插针的认真陪伴孩子,不忙的爸爸们,更需要多多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让孩子感受到完全的父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