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原跑到杭州。1350公里。将近3个小时的飞机。刚出机场,我就打了一个喷嚏。
在3月里,我好像成为了一个大人。自己住酒店。自己找出租屋,自己搬家,然后去买一切生活需要的东西。一切事务除了搬家的时候花费了我一点点力气,其他的我发现并没有多难。
而且我发现只要有钱,任何事情都不是问题,问题只是钱多钱少的情况。
从小我就很少从父母那里要多余的钱花,差不多是满打满算的,花多少要多少。零花钱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后来我知道了有些小朋友的压岁钱数以千或者万计的时候,我真的震撼了。原来我家是真的穷,可是要说穷,我们家又是可以吃的起肉的,而且吃的很多。
所以大概从小对于钱的概念就是很混乱的。
小学交朋友,大家都要出去郊游,一起结伴买吃东西。我不吃,所以我形单影只。
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学也是,舍不得给别人花钱过生日,所以室友或者同学关系都浅淡。
久而久之,自己的性格也是浅薄。独来独往,自由自在。也有朋友,却都是已经不会计较金钱的老铁了。
当然我也是花过冤枉钱的,比如,班上有个同学要出国转学,大家居然都要给她送礼物。我就很纳闷啊,关系上只是普通同学,平时也没有一起玩耍。怎么这么多人非要给送礼物呢?那会儿还小,又比较没有主见,闷不吭声的,大家都送,那我也得送了。回家问妈妈要钱,这个理由反正我听起来是一点也不充分。但是我妈还是给了我10块钱,我给她送了一个10元的小礼物,包装的挺好看。我内心里是真舍不得上讲台递给她。我自己都从来没有个这么漂亮又昂贵的笔筒呢。
现在再回想到这里,就觉得有点郁闷。如果我是我妈,我就会问问我的女儿,你想给她送吗?你们很亲吗?如果你并没有这份心,为什么要假装呢?
这份从众的行为,这份没有被挖掘的小心思,导致我从小还真挺像个演员的。内心戏贼多。
假装学习很努力,笔记工整,内容可爱,就是不在脑子里;假装自己是个乖乖女,很听话很温顺,但是自己内心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假装自己很合群,大道理大白话张口就来,第二天就能提离职......
这种假装的弊端现在想想真的就是那时候养的坏习惯啊。
但是吧,也不是一丁点好处也没有。那就是假装很自信。我没钱,没有美貌,没有多高的学识,偏偏,我可以假装很自信。这算是好处的吧。
来杭州的这一个月里,走在大街上,我内心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抬头挺胸,腰腰腰,支棱起来!
想想都觉得自己特别好气又好笑。明明也不会有谁注意到谁,
可是这样的假装自信让我觉得,我好像是安全的,是普通的。是正常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