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本书只有深入阅读时,才能与作者深入对话,领会作者的真正意图。也只有在深入阅读时,才能感觉越看越好看,越有意思。教育也有节奏?阅读《教育的节奏》这一章节时,我反反复复读了三四来回,
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人一生的成长节奏来看,还有一个年岁节律,即生命之序,每个人生命阶段应有所学习有所变化,以达到与不同生命阶段之节奏相一致的生命状态。孔子无疑是一个“活明白”的人,他对教育的定位非常清晰:离开生命成长的内在节奏,任何教材、教法都难以奏响生命的乐章。
每个人皆有内在的生命节奏,即其身心状态按一定的规律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当这种变化与外部世界的节律相一致时,彼此和合共振,生命之美便无处不在。
对孩子们而言,重复即单调,这有悖他们生命内在的日节律。对学生来说,每节课都精彩即不精彩,因为他们的身心里都藏着一个日节律、周节律和四季节律,天生就与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合拍。
我们平时上课不可能节节都如公开课那般精彩,但如果在一定周期内,比如一周,或者十天半个月,精心准备一节“类公开课”,一定会深深吸引学生,从而给他们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记忆。即使在此周期内的其他课都很平淡,甚至有不少枯燥的练习,学生依然会觉得你是个很会上课的老师,所以乐意学。
我想,我们的工作也一样,我们的老师也如同学生一样,单调重复的工作必须使得审美疲倦,比赛、活动、竞技等元素的阶段性融入,才能使得我们本淡无奇的生命荡漾起波澜。
美好的教育,无不奠基于与每个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相应和的节奏之中。美好的教育生活,也应奠基于与每个老师身心和谐发展相应和的节奏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