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佛教的宇宙观中,一个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时期。这也是佛教对于世界生灭变化之基本观点。即万事万物都会经历出生--成长--散坏--消亡的轮回,也就是说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
但有区别的是,不同的事物在各种条件下轮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轮回很短比如几天甚至更短,有的则几十年或更长。比如人类的生命,在长期饥荒或落后的环境下生存,其寿命会受到很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饥饿和恶劣的外部环境。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虽然食物充足,但是强大的社会压力也可能导致很多人的寿命会减短,也未必比古代人寿命更长。其他事物也不例外,许多年前在电视出来后,人们通常会认为报纸会消亡,互联网出来后,电视和报纸都会消亡。然而如今三者依然共存着,只不过是在量上有着变化罢了。导致类似现象的因素往往是复杂多样的。
事实上,事物通常可以分为自然消亡和非自然消亡两种,自然消亡的事物通常是一个有机体,而非自然消亡的事物则在本质上富含信息。林迪效应认为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减少一天,例如人或普通动物。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拥有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这些都受到无时无刻变换的环境说影响。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变化的注意远远多过扮演重要角色但不变化的事物。我们对水的依赖要超过对手机的依赖,但因为水不会改变而手机一直在变。因此我们很容易将手机发挥的作用想象得比他们实际的作用大。古典艺术和老式家具,因其本质上富含信息,人们就似乎就没有这种跑步机效应,比如家里的一副油画,你并不会急于对它进行更新换代。但是客厅里面的电视机则可能已经升级了好几代了。
技术性的东西往往都很脆弱,我们对艺术家的作品很少产生跑步机效应,这些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反脆弱性。一双手工制作的鞋子可能耗费鞋匠几个星期的时间,而一台流水线上组装的IPad可能只需要几分钟。相对而言后者没有多少反脆弱性,根据技术领域上的摩尔定律,即每隔一个周期就有新的突破,这决定了电子设备的生命周期。而在艺术品和手工品上则具有反脆弱性,摩尔定律并不适用。反脆弱性拥有很多特性,这里以“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和“冗余的形式呈现反脆弱反应”分别展开讨论。
“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是指当人们不断的接受小剂量的某种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额外的或更大剂量的同类物质逐步产生免疫力的结果,这是在疫苗接种和药物过敏测试中使用的方法。这是反脆弱中一种典型的现象。相反一旦被剥夺了攫取毒物的权力,则将向脆弱的方向发展。即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定剂量的毒物使得受伤者具有强韧性增强的作用。
药理学家创造了“毒性物质兴奋效应”说的就是小剂量的有害毒物实际上会有利于机体健康,起到药物的治疗作用。也就是不造成致命危害的轻度危害和创伤或称作刺激,更有利于有机体的发展,使得其成为更好的整体,因为局部的创伤和刺激使得有机体本能的触发过度反应和调整。就如生活中小剂量的毒物能刺激酵母发酵,而大剂量则会造成伤害。而在现代中医的针灸也是通过对人体局部穴位进行刺激,而让身体产生一些过度反应,使得身体的机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同样的在健身房中很多训练都是对身体的局部轻微创伤促使更好的发展,肌肉的锻炼过程也是局部轻微创伤让身体产生过度反应的从而使得肌肉更结实。
当今的社会在物质和食物方面很富足,使得很多人缺少运动和饥饿感,身体长期处于能量过剩,最终导致体型臃肿的同时体制越来越差。大城市里面的中小学生的肥胖症越来越严重。体质并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得到加强反而越来越弱。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免疫力方面普遍好很多。这源于城市的青少年被剥夺了基本的饥饿感和压力源,同时被过度补偿(各种高能量事物的过度摄入),削弱和抑制了身体本该有的过度反应机能。也就阻止了肌体充分发挥其潜力,正如毒物兴奋效应所做的就是重新建立人类饥饱的自然剂量,也就是说毒物兴奋效应本该是常态。
因此,可以看出剥夺了系统的压力或重要的压力源并不一定是好事,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同样对于一家新兴企业或创业公司,保持其所处环境的压力对其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解释为什么缺乏资金的小型创业公司都保持时刻的压力和紧迫感,正式这些压力促使他们的发展更加稳定和迅速。与之相反很多融了很多钱的团队,由于没有资金压力,没有真正关心每一分钱是否能够被更有效的使用,缺乏饥饿感和压力源及危机意识,导致一事无成最终团队解散。即便在互联网环境高度成熟的美国,也有未上线就获得几千万美金投资的Color的失败案例。
即便是大公司或集团也逃不过这个逻辑,比如百度这样的大公司,由于Google受到国内政策的影响退出中国市场。使得其在过去几年的中国市场几乎没竞争对手,产品做得再烂也能赚钱,底线设得再低也无所谓。以至于有这么一句调侃“百度在过去的这几年是躺在床上赚钱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日子没有外部的压力源和刺激,导致团队缺乏创新性和快速研发的能力,对市场敏锐性在钝化。这一点在百度移动端的产品体现出来,其在移动端能叫上名的产品非常少。因此只能通过疯狂的并购来弥补之前长期缺乏压力源产生的后果。显然这种方式对于百度这个有机体而言这并非是最适合的。
然而对于百度来说讽刺而又幸运的是,在360公司推出搜索业务后,百度迅速的丢失了约20%的搜索市场,但这意味着百度又有高水平的竞争对手,带来了正常的外部压力源,这对百度无疑是一件好事,否则迟早死在那张躺着赚钱的床上。因为压力源,反毒物兴奋效应与挑战的缺乏都会导致应激反应不足,就像运动员一样。一流的运动员需要不断的和其他一流的甚至比他更优秀的对手比赛才会不断的提高成绩。若是长期和低水平的运动员比,只会使得成绩跌落到平庸的水平。正如移动互联网产品一样,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驱使你不断的去改进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更强大更完美。
圣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句千古至理的名言。意思是说,恶劣的环境可以激起人的忧患意识,使之为改变现状,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最终能得以发展,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易使人堕落,最终在安乐的环境中灭亡。同样西方伟大的罗马政治家老家图将几乎任何形式的安逸视为通向堕落的道路,他不喜欢所有能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东西,因为他担心这样会削弱意志,而且这种削弱意志的事件不仅仅影响个人,甚至是整个社会。
正如当前的社会空前的富裕,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债务,因为越是富有就越难量入为出。航天飞行中过度自动化的系统大大降低了飞行员面临的挑战,使得飞行对他们来说太舒服。正由于长期缺乏挑战,飞行员的注意力和技能在逐渐的钝化,这导致他们在真正危机来临的时候过度依赖自动化系统而不是自己的自身经历的挑战经验来做出正确的决定。最终有可能导致很小的事故却引来机毁人亡的后果。而在事故之后有习惯性的将责任转移给了自动化系统。
反脆弱反应的其中一种重要呈现方式是冗余,层层冗余是自然生态系统集中管理风险的显著特征。其实冗余这个词很不明确,因为在如果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它似乎是一种浪费,而现实的生活中通常是很多意外。比如医药上的各种疾病疫苗药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总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库存。而这些药品因为用不上会不定期的过期掉。但是这些浪费是必须的,因为这种库存机制可以对应突然爆发的大规模疾病的需求。同样的现象在国家国防的武器装备上也是如此,虽然没有整天打仗,很多武器,军舰,飞机直到退役都没有上过一次战场。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了提供稳定可靠的互联网产品服务同样需要冗余。比如通过冗余的服务器来解决单点故障,访问的响应速度,多线机房,多地机房来保证访问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因此即便某一地方的网络或机房出现不可抗拒故障也不会导致服务完全的停止或数据的丢失,通过冗余从而有极强的反脆弱性。
通常一个过度反应系统一定会采取超额的模式,建立额外的能力和力量,预期更坏的结果。对有关危险发生概率的信息做出反应。从机会主义的角度来说,这种额外的能力或力量本身也可能是非常有用的。冗余是机会主义,在即使没有危险的情况下额外的能力也常常带来一定的益处。从互联网产品服务来说,冗余的服务器除了提供数据安全的好处之外,也还能解决临时访问流量爆发需要新增机器减少压力的情况。因此适度的冗余对一个系统的稳定是非常必须的,小到双保险开关大到自然生态系统也不例外的存在冗余。可以看得出个人或团体的成长离不开反脆弱性的暗中帮助,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种种外部打磨和考验。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反脆弱,正如之前介绍的外部压力源,适度冗余等特性才能更好的帮助团队或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健康踏实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