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个星期前跟妈妈视频的时候说想要点家里的辣酱之类的,开学时候带来的没多久就吃完了。她说,你自己不会去买吗?又不是买不到,寄过来运费都够买多少了!听完她这么说,就心生闷气。
然后开始胡思乱想,联想翩翩。一不小心就会跟别人比较,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觉得自己没有得到一样的关怀,觉得自己是不是因为曾经叛逆时代酿下什么过错而不配得到妈妈的爱……夸张、不夸张的想法都有。
直到昨天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她晚上要去给我寄辣酱,问我还要不要别的东西,辣条什么的要几袋。之前什么奇怪的想法,那一瞬间都烟消云散了,心里抑不住的甜蜜和欢喜。平常,妈妈总是刀子嘴待我,什么甜言蜜语从来没有听见过,哪怕是在她心情不错的时候我让她说,她也只是笑笑代过,点头说是。但哪怕当时讲了多么不中听的言语,我的要求还是会记在心里,等到以后的某一天,猝不及防的一个起承转合。哦,原来是我之前说过的。
这么多年,和妈妈相处的模式大约已经就是这个样子了。以前觉得爸爸对我是口是心非的,却忽略了妈妈其实也是这样。
爸爸难得去买水果的时候,会问一圈大家想吃什么。在吃桃子的季节,一开始总不便宜。我对水果却特别嘴馋的,那我就会说要吃桃子,但这个想法大多只是那一会儿的事情,不会过多执着的。爸爸会买荔枝回来,或者别的也有可能。但过了几天,几星期之后,他再去买水果的时候,必定会把桃子买回来。这时候我常会看到爸爸微笑神情中有那么一丝害羞的难为情,好像是一个捣蛋的孩子难得做了件让大人开心的事情之后,想邀功又说不出口但对于人家的表扬却心满意足的模样。
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都是独特的。我们家就不会甜言蜜语弥漫,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都很少,哪怕是吃饭的时候可能也会相顾无言,说是含蓄吧,负面情绪却十分到位,争吵也从来没有断过。但现在我知道对方都是在自己心窝子里的人,嘴上不说,只是会拿行动来表示,可是这行动也还是含蓄的。举个例子来说,我初中住校,羡慕极了别人过生日,我一次都没有和朋友同学庆祝过自己的生日,捡了个好日子告诉爸爸我想吃生日蛋糕,软磨硬泡,耗尽了我撒娇示好的词库。最后爸爸答应在路过我学校(我学校离家需要四个小时车程)的时候带一个蛋糕给我。满心欢喜到了那天拿蛋糕,心里想爸爸会说什么,我要做点什么。但他就是在我上课的时候把蛋糕放在门卫室就走了,没有什么多余的零食或者字条(初中没有手机只有校讯通)。现在知道了,爸爸这是直男式的父爱。妈妈就是直女式的母爱。
而遗传到我这里也变成刀子嘴豆腐心了。室友和我聊到不好的脾气的时候,就常说到我说话语气总是让人不舒服,一样的话,别人嘴里说出来就让人容易接受,而我就总会给人一种自视甚高的态度。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我当时说那些话的时候就是有些情绪的,但现在还改不了这样情绪外泄的说话方式,想必以后经过社会的千锤百炼,我也会变成一个找不到表面情绪的人。
想想问题所在,是因为在家里跟妈妈总是要在说话上较个高下吧。不过现在已经慢慢变好了,刚刚填到一个今年表现的表格,我写的是:更加体谅父母了。
一家人的气质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家人的处世方式也大同小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