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与洛发现,经常在不习惯的环境中进行练习,能够使自己的演奏,变得更加稳定与流畅。
因为对自己而言,陌生的环境,或相对较陌生的环境,会使人本能地“谨慎”起来。
这会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理上,变得“放不开”,比较“拘谨”。
在这种状态下开始自己的练习,虽然有难度,但只要能够正常开始,坚持练下去便能收获很多。
比如自己学习的乐器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如竹笛、长笛、小提琴等,平时的练习环境,是在自己家中,那么便可以在周末时,选择在家附近的公园里练习。
尤其是从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换到公共场所时,学琴者的心理感受,绝对会有不同的感受。
前者无人关注,你是唯一的“主角”,所以“放得开”,练得也比较轻松与随意。
后者可能会因为乐器的声响,吸引他人的注意,从而成为自己的“听众”与“观众”。无论自己的心理素质有多过硬,身心上的感受,都会多少与独自练习时有所不同。
这不仅考验了学琴者的演奏能力,更能锻炼心理上的抗压能力。
当经常这么练习之后,学琴者在公开场合的练习,就会逐渐接近于私下里的练习状态,也就是越来越稳定。
但想要完全达到像独自练习那样,却不太可能实现,因为人的身心,很难一点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如果所学的是较大的乐器,就像钢琴,不容易带出去练习,那么如何更换练习环境呢?
可以去一些能提供琴房练习的培训机构、琴行、文化宫等场所。
甚至可以不用乐器,只用“意念练习”法,这样在很多的、陌生的环境中都可以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