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哟”;
“今天在学校不许骂人,说脏话”;
“宝贝,你今天在学校玩得开心点儿”;
“宝贝,今天在学校不许和小朋友打架”;
“今天在学校好好吃饭,睡觉,多喝水”!
每天早上接孩子们的时候,家长们都不停的在孩子耳边各种叮嘱,家长们叮嘱的事情当然都是觉得自己孩子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都希望多说几次孩子可以长记性,都能快速的改正过来,成为他们心目中那个完美的孩子。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往往家长反复强调的部分孩子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了,那些每天都在孩子耳边说:希望孩子开心,快乐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健康,很多不可接受的行为也在渐渐变好了。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是最好的催眠,每天早上和晚上临睡时家长和孩子的对话最容易进入孩子的潜意识里面。
父母都是催眠大师催眠不是让人睡着,而是让人醒来!开始学催眠的时候对老师这句话体会还不是很深刻,随着逐步的体验和深入的了解才明白原来里面的含义。
催眠让我们更加清晰真实的自己,催眠让我们进入到潜意识里面去探寻本来的样子。
催眠就是让人进入到一种状态里,催眠师通过语言的不断暗示让人达到某种状态和效果。当人潜意识打的越开,防御越低就越容易接受这种语言的暗示。
孩子从小到大最信任的人可能就是父母了,孩子因为太小,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他们的潜意识开放程度更高,父母每天给孩子的对话其实就是在给孩子做催眠。
语言是有魔力的,可以让人变得激情澎湃,活力四射,也可以让人萎靡不振,失去能量。既然我们知道了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我们就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语言模式了。
“我今天很快乐,但是我知道这不会持续下去”;
“我今天很快乐,同时我知道这不会持续下去”;
“我今天很快乐,虽然我知道这不会持续下去”。
感受一下这几个不同的语言模式,哪一个让你听了更有能量呢?你又习惯是哪一种模式呢?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更多的是“但是”模式,我们会发现“但是”前面都是积极正向的,但是出来后就把前面的积极正向给抵消了大部分,“同时”会让我们觉得前后部分都很重要,“虽然”会让我们更关注前面的部分,而把后面的部分忽略。
不同语言的模式会影响听话的人的回应方式。
再比如我们要鼓励孩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看看两种不同的语言模式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你能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情,如果你足够努力”;
“如果足够努力,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你听到哪一种更能激发你的动机呢?肯定是第一种啦。“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句话非常能激发人,让人立刻就想去行动,“足够努力”就没有那么让人向往了。但是由于将这两部分连接起来啦,把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放在了前面,创造了很强的动机感,将梦想,愿望和使之实现的必要资源联系到了一起。
第二句显然就没有了这种效果,我们把“足够努力”放到了显要的位置,就显得更像试图说服某人去做“努力”一样。“做你想做的”更像是“努力”的一种回报,第一句里面“努力”则是一种“做你想做的”一种内在资源。虽然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不同,就会影响听的人如何接收和理解这些信息了。
父母都是催眠大师一个人的语言模式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你怎么想,你就怎么说。有的父母很积极正向,看到的都是孩子更好的地方,把焦点集中在孩子优秀的地方,而有的家长总是关注孩子不好的地方,把缺点不断放大。焦点在哪里,就会在那里注入我们的能量,被注入能量的地方就会不断强大起来。所以我们要改变孩子,先改变我们自己的语言模式,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方式,重新建立新的语言习惯。多聚焦在积极正向的地方,把这些地方照亮,自信,阳光都会包围着你的孩子。
“你当然可以得到你最喜欢的玩具了,当你生日的时候”,“你不开心可以哭啊!如果你觉得那样最好”,“你有权利决定选择穿哪件衣服”,“你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你可以做到的,虽然还有的地方需要提高”等等,有的孩子在困难,挫折面前看到的永远是机会,是希望,是未来如何做的很好,而有的孩子遇到困难永远是逃避,放弃,自责。不同的语言模式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语言模式造就不同的孩子。
愿我们都是那个给孩子赋能的催眠大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