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看文章经常看到自律这个高频词,看多了就形成了精神上的疲乏了,自律就是自我控制吗?自律一定是自虐吗?自律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你有没有一些事情每天一定会做?就拿我们每天的洗脸刷牙来说,这些动作需要自律来实现吗?
在20世纪初,地球人的刷牙习惯还没有养成。
刷牙是人类费了好大劲才养成的一个习惯。
从没几个人刷,到全球几十亿人的共同习惯,再到现在我们能做到天天刷牙,看起来是这么理所当然。
事实上,你根本不需要通过自律来实现,这成了一种自动的行为。
而现在的我们在享受这个习惯养成运动的成果而已!
当你建立起习惯,自律就会形成。
《精力管理》一书中说:意愿和自律推动我们行动,而悉心培养的仪式习惯会吸引我们做出行动,一旦做不到还会产生不适感。
如果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持久的的新行为,肯定不能花太多精力来维持它。
这正说明了习惯的力量。
一件事一旦形成了习惯,你就不再需要靠精力和自律来执行。
我们最需要自律的地方是习惯的培养
到底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么多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是怎么在我们身上运转自如的。
为了搞清楚这一点,科学家找了一只老鼠,专门为它设计了一个很复杂的迷宫让它走,借这个机会观察它的大脑活动。
这只老鼠被放在迷宫门口,就看见迷宫的大门吱呀吱呀地打开了。
老鼠先是被吓一跳:什么情况?只见它大脑当中有个部位的神经也跟着跳动了一下,这个部位叫新皮质。
老鼠正有点蒙圈,突然闻到里边散发出一阵巧克力的香味,于是慢慢放开了,跑到迷宫里到处寻摸,走走停停,这儿闻闻,那儿挠挠。
随着老鼠的前进,大脑中的新皮质也开始紧锣密鼓地思考:现在走到哪儿了?这以前有没有来过?巧克力的味道是变浓了还是变淡了?接下来往左拐还是往右拐?
概括起来主要是干两件事,一个是收集信息,一个是分析决策。
不管怎么样,试来试去到最后终于走到头吃到了巧克力,新皮质表示很开心。
老鼠达到目的了,不过科学家还没算完。接下来整整几天时间,反复地做这个试验,一连做了几百次,还是那只老鼠,还是那个迷宫,都没变,唯一变的是什么呢?那只老鼠大脑的活动变了。
最初的阶段,大脑活动的情况跟第一次差不太多。但度过这个阶段之后,老鼠已经彻底搞清楚了正确的路线。这时候它的新皮质减少了收集信息和分析决策的活动,什么活动多了呢?
回忆的活动多了,它开始主要依赖之前对正确路线的记忆来走迷宫,这时候新皮质已经不需要太兴奋。又过了两天,老鼠越走越熟练,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找到巧克力的。走迷宫对它来说就跟你用键盘打字一样,已经不需要有任何犹豫、任何思考了。
体现在它大脑当中,这个变化也很奇妙,新皮质就像是一台进入了休眠状态的计算机,神经活动几乎完全消失了。
这个试验给我们展示的是从第一次接触一件事,到最后养成习惯,大脑整个的处理过程。
虽说研究的对象是老鼠,但其实我们人类养成一个习惯也需要大脑经历同样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大脑的两个部位,还有一个是习惯的三个要素。
习惯三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这个习惯~线索
在什么环境,什么情况下,你会用到这个习惯。
比如,对于那个走迷宫的老鼠来说,熟悉的迷宫大门打开了,就是一个明确的线索,新皮质写在说明书上。
这是习惯的第二个要素~行为。
既然要行动,你到底应该干点啥,做哪些事情,用什么方式,我给你列清楚,你得知道那个迷宫怎么才能走出去。
最后是第三个要素~奖赏
做完之后你会得到什么好处。
走迷宫的好处,到底是可以吃到好吃的巧克力,还是只是纯粹散散步锻炼身体?这必须记下来。
奖赏决定了你是不是有足够的动力来长期使用这个习惯。
因此,这三个要素是一个闭环,是一个能够不断强化的回路。我们可以称之为习惯回路。
对于习惯的养成来说,重点是设计足够好的线索和奖赏。
一个人想改变自己,靠的不是自律,而是习惯的的养成。
所以,行动不是靠足够的自律来坚持,而是要找到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然后培养成习惯,最后成为你的例行公事。
长期高度自律的人生,并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精力管理。
我们最需要自律的地方,就是习惯的培养。
做出持久改变的唯一方法,是塑造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