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你,我与它
马丁·布伯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世界的本体不是我,也不是你,不是我思,不是种种客体,而是“我”和“你”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与它”;不管你是有着什么样的预判和期待,无论这个目标是恶劣、还是崇高,乃至“我爱你”,只要你是将自己的目的与动机强加给了别人,此时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只有当放下预期和目标,用我的本真与你的本真相遇,这时的关系就是“我与你”。那一刻既是遇到了你,也像是遇到了神。
如果你接受了这个说法,看世界的眼光一下子会变得清晰透亮很多。因为这个世界上无数人或所有人,都会借着“我有一个正确目标”的名义,去和你构建“我与它”的关系。这个论述,戳破了关系中的大多数迷雾,因为关系中隐形的控制、利用甚至是剥削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有人在恋爱中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就上升到“你爱不爱我”的高度,但根本上是:如果你听我的、按照我的来,就叫爱我;如果你不听我的、不按照我的来,就是不爱我。所以这时想构建的是“我与它”的关系;而言语中使用的,却是爱这样的词汇,像是说要构建“我与你”的关系似的。
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们必然是处于“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双重世界中。为了自身的存在,我们不断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他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如果只有这个,人就会迷失,所以也要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的存在。“我与你”的关系是瞬间,我们只能是偶尔进入到这种关系中,而“我与它”的关系则是时时刻刻。
我们追逐关系,追逐爱情,在最深的含义上,就是在追逐我和你全然相遇,“我”全然地爱上“你”,你作为外在的存在,和我内在的存在,完全合二为一,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2.关系的滋养和损耗
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
这两个领域有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也就是我尊重你的本真。
我们需要完整地看到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可以使用权力规则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也可以去构建一个事业。但也要知道,只有珍惜规则,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碰触到你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乃至世界的本真。
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规则,而摒弃权力规则,或在私人领域太多使用权力规则,都容易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人际关系的迷雾,主要是因为权力规则太多地侵入到关系中所致。在工作中因为明显有利益,所以我们很容易认识到这一点;但在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中,因为我们认为应该是珍惜规则,所以容易忽略权力规则的存在,甚至还将权力规则视为是珍惜规则,结果导致了一种“糊涂哲学”。
认识清楚权力规则,并合理去运用,这会避免我们在关系中沦为“它”的境地。
关系和自我有一个非常对立的矛盾:关系是滋养着你,还是损耗着你?
如果关系有很强的“我与你”的特质,因为“珍惜规则”的作用,那么关系就会有滋养的部分;
如果关系中,“我与它”成了主导,那么除非你拥有权力空间,你会在能力上变强,否则你会感觉到,关系在损耗着你。
生育和养育都是权力。新生命的出生,可能将改变整个家庭的权力格局,孩子亲谁、认可谁,就意味着谁的权力会增强。如果有人嫉妒母亲的这个权力,要去争夺它,就会导致严重的家庭权力战争。
关于构建滋养关系,有三个非常简单的原则: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真诚很好理解,但要做到并不容易,因为真诚意味着:我所说的,和我所想的是一致的;我所想的,和我所体验的是一致的。前半部分容易,不骗别人就好;后半部分极难,因为要做到意识和潜意识的一致。
“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感人所感想人所想,更通俗的解释,其实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对方的感受。
无条件积极关注,它也基本等同于“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就是,我对你好,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的自我被解放,孩子就能遵从自己精神胚胎的声音,走向成为自己的道路。
相反,有条件的爱就是我认可你、鼓励你、接受你,是有条件的,你必须达到这些条件,我才给你这些你想要的,如果达不到,我就不给。
在日常的关系互动中,人的本真自我很容易被一些外在的权威的有条件的爱所隐藏,甚至扭曲。为了符合权威,只能表露别人或集体认为“好”的东西,否则就会被拒绝、排斥,甚至是被伤害。
所以,我们需要辨别这种外来的权威,更关注自我的体验,不要让外在的束缚控制了自己的本心
越是高质量的关系,越多的无条件的关注和爱,越能让一个人安全、自然、无防御地呈现自己,越能接受自己的真实的体验,这就是被滋养。
我们不能离开关系而独活,但我们的确需要去分辨,一个关系,到底是滋养性的,还是损耗性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这个关系中,有多少无条件积极关注,又有多少有条件关注;有多少“我与你”的成分,又有多少“我与它”的成分。当对这些越来越明白后,我们可以远离损耗性的关系,而亲近滋养性的关系,还可以去创造滋养性的关系,减少关系中损耗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