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表一响,这个人就起来了。因为要新的开始,所以有新的改变。
不过昨晚着实没睡太好,空调开着燥热,关了就冷,结果一天都在打喷嚏。
这个北方的冷和南方的冷真是不一样,北方是进屋就可以脱掉衣服,直接穿短袖。南方感觉屋里屋外温度差不多,甚至有太阳的时候,屋里比外面温度都低。
还是得慢慢适应。
护士说:你是生病了才不抗冻的。
我也想不起来了,反正九月份也是乱穿衣,自己早就穿上了棉袄,保暖是第一步。
快递打来电话说是鲜花到了,自从物流切换到快递,就方便多了,都直接送货上门,省了很多力气。
把康乃馨打开,这还是第一次团。看见那么小的花苞,想着见证它一步步盛开的模样,也是一件欢快的事情。
蝉禅老大发了大闫的一篇文章,大闫开了护手霜给客人试用,通过花的链接和转化,成交率明显上升,每个人都有智慧,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大闫给人的感觉就是踏实上进,每天认真工作,认真写文章,最关键还有一手好厨艺
我想这就是人设,是你留给每个人的最深印象。
“人设”原本是指影视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各种设定,托娱乐圈的福,这个词越来越常用,吃瓜群众常常会津津乐道某个明星人设崩塌,又或者隔着人设揣测明星私底下真实的模样。
对明星来说人设像是一条危险又美妙的通天捷径,哪怕踩空坠落也要不辞辛苦地挤上去,因为一个合适的人设往往能带来大量的关注和讨论。所以娱乐圈里才会有那么多吃货、学霸、老干部、女汉子、总攻......
但一个合适的人设,一定是从你真实人格中提炼出来的,盲目抢别人的人设过来用,不仅累,而且装不像。
做微商更是如此,我们强调打造朋友圈,无非就是给自己一个标签,别人一个印象,让别人想着你,记住你。
最初,刚做微商时候我的人设就是:我是一个有着书生情怀的乐观正能量。刚开始那一年,我也是一直沿着这个方面发展,所以做的挺好。
后来越发朋友圈越觉得迷茫,把人设丢了。所以要想做得好,还得个性鲜明。
我们看毕业很多年以后,在想起同学,我们能想起来的都是“学习最好的”“最能调皮捣蛋的”“打球最好的”“最乐于助人的”,反而平平谈谈,毫无个性的我们早就忘记了。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指出过这样一个现象:
每个人都有一副“人格面具”,这副“人格面具”是人经过对自我人格的伪装向社会展示出来的。
荣格把“人格面具”解释为个体和社会的一种折衷产物。
比方说,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可能扮演主管的角色,回到家里又要扮演丈夫、父亲或儿子, 走在马路上,他的行为举止要符合一个公民的要求。
你每一条精心编制的朋友圈,都是一张美好但可能并不真实的“面具”。
荣格认为,人格面具的本质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你拼命地塑造好的形象,最根本的目的是得到认可。
不要扯什么朋友圈虚伪了,说到底,这是一种动物的本能。
我们想融入这个社会认同的每一寸,也想在别人心目中不是异类。
我们发现在事业上跑得快的人,都会随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在老板面前是个好下属,在团队里面是个好搭档,在下属面前是个好领导,而做到这些“好”,需要随时切换自己在职场的角色。
我们都应该是三头六臂,人设多角度切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