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了?

你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了?

作者: 岚陌汐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22:59 被阅读0次

    今天晚上,我给妈妈打电话,心里是虚的,因为我看到通话记录,距离上一次给她打电话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了。

    果然,电话接通后,妈妈的第一句话便是问我:“终于想起来打电话啦?”我只能无比尴尬地笑了笑,掩饰自己的心虚。

    现在好像,忙,成为了自己不打电话的理由,忘记了,为自己没有定期打电话开脱。

    但其实,真的是因为忙,因为忘记了吗?

    想起大学四年期间,我无一例外,每周五或周六必定会给父母打电话,为什么一毕业出来工作了,这时间就变了呢?

    我不断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想来想去,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不想每次一打电话话题总是围绕考公务员吧。

    毕竟,成为一名公务员真的不是我想追求的,所以任凭他们说了四年,我依旧无动于衷。

    当然我也不会让自己一直纠结这个原因,不断去寻找过去的因(被父母逼着考公务员)来解释现在的果(不想给父母打电话),这种现象被《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一书中称为是“原因论”。

    “原因论”指的是,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看到这个观点时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让自己陷入“原因论”中却不自知。

    比如,高考没考好,会把原因完全归咎于之前上课不认真,考试时粗心大意,没有及时复习等等,好像只要找到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认为事实就是如此,我也没办法改变。

    再比如,一个人性格暴躁,甚至会动手打人,就把原因归咎于原生家庭,因为长时间在家庭不合的环境里长大,长时间目睹暴力的场景,所以我也变成了这样,而且这根本无法改变。

    但阿德勒不这么认为,不可否认,存在即合理,原因论的存在也必定有它的道理,但只能说过去的因是造成现在的果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因此,阿德勒提出了“目的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所以,高考失利,并不是因为粗心大意,不认真听课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不认真听课,选择了对试题作业的粗心大意。

    试想下,这个过程中,老师会不断提醒你认真听课,认真复习,做错的题重新做一遍等等,但我们是否真的有认真执行?

    再比如,家庭暴力不是导致自己性格暴躁的原因,而是我们自己纵容自己成为一个暴躁的人。

    如果我们一味陷入“原因论”中,不断把现在的结果归咎于过去的因,我们只会停滞不前。

    原因论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现在的果,自然有一部分是过去的因,寻找到过去的因,但不要一直沉迷,甚至让这个因成为自己继续放纵的理由。

    而是思考当下我们能做什么,该怎么做才能够改变当下的果,我们想要赋予自己什么样的人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回到题目中的话题,我们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打过电话了?

    忙、没时间、忘记了,都不是理由,我们应该思考,要如何才能在父母剩下的有限时间里更好陪伴他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千万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现在就去看看,通话记录里,距离上一次给他们打电话已经过去了多久吧

    趁还有时间,多打电话,多回家。

    我是小意,个人公众号「享书廊」,分享个人成长,心理学领域相关感悟,公众号每周推荐一本书,阅读,从坚持每天一小时开始。

    ps:公众号刚起步,尚不完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zo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