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鱼儿水中游(一)

鱼儿水中游(一)

作者: 小鱼儿780327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09:16 被阅读64次

    鱼儿水中游(一)

    鱼儿水中游(一)

    小鱼儿 2019年1月9日

    关于人生的话题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么活着,人生终极的话题从很小就开始缠绕着我,特别当我知道什么是死亡概念的那一刻。

    网红的考研导师张雪峰说:“人活着就是要去体会你没有体会过的美好”。

    经常会和朋友聊起人生,聊起成长的话题,从出生到死亡,人生是一列不断向前的火车,也是不断向前奔流的大河……

    我像是鱼儿,在人生的河流、在宇宙的海洋中畅游,永远不能回头……

    习书记说过去不能选择,现在需要把握,未来可以创造。

    宇宙中没有两粒砂子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我回顾自己的人生,点点滴滴萦绕心头,也把自己的故事给梳理梳理,从幼儿到少年,从青年到中年,从牙牙学语到懵懵懂懂,从年少无知到到信念坚定,有欢乐、有苦难、有成长、有收获……

    我这粒砂子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生来不易(1978)

    我出生于1978年农历3月,马年,所以我曾经一直把自己的星座当成3月来算,后来才知道我的阳历生日其实是5月,所以我曾一直认为我是白羊座,而其实我是金牛座。

    这一年是改革开放的元年,"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四人帮的粉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召开,新中国的发展步入了快速健康的道路,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我与改革开放同岁,这是多有意义的事。

    但我的出生却差点要了母亲的命。

    在这段故事里,我是没有记忆的,所以以下都是是从家人和亲戚那里拼凑起来的画面。

    我的出生,母亲产后痉挛,得了当地说的“产后疯”(后来经研究,是属于产后破伤风),也就是生完我后母亲发疯了一样,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如果不是当时在她嘴里塞上筷子,把她绑在担架上,可能会把自己的舌头都咬掉。

    紧急关头,她被我们家人和乡亲(我父亲在杭州当兵,当时并不在家)送到了最近的镇级医院-矿区医院急救,在急救室门口,医生要求必须有家人签字,因为牵涉人命关天,在当时的情况,人能救过来的希望特别渺茫。家里的亲戚无人敢签……

    时间是不敢耽误的,回想这个时刻,如果耗下去,母亲必是救不过来的,我舅舅、我亲叔、这些至亲不敢承担这份责任。

    命运就是在不经意间的一个人发生改变,我家的一个远房的亲戚(我四婶的姐姐是他的老婆),也应该说是乡亲,他当过兵,人比较爽直,看不下这种场面,就在医生的单子上签了字,说了一句:救过来该她活,救不过来该她死……

    时间总算没有被耽误。

    ………………

    当时我的三叔已经给我父亲发了电报催他回来,按他的理解,人是救不过来了,抢救也就是走个过程。他发的内容是“人已入殓……”

    父亲是一路哭着回来的。

    ……

    当两天后母亲醒过来的时候,有一段记忆已经没有了,后来她一直不能骑自行车,可能也是得这病的原因。

    出生后的我,后脑勺天生有一撮白头发,母亲告诉我那叫“胎里带”,以后不怕丢了,因为我有自己的标记。小时候经常有人问我的白头发,我经常会不伶俐的回答那叫“铁里寨”

    但我一直想,白头发也许可能是冥冥中寓意我的艰难出生,并给母亲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出生后的我,却又面临无奶吃的尴尬

    按照母亲的说法,我只吃了一个月的母乳,后来没奶吃了,我又倔强的不吃奶粉,只愿意吃没什么营养的“麦乳晶”,结果吃的又黑又瘦,像母亲说的就是个瘦猴子顶个大脑袋。

    我后来一直认为我长的不高的原因(我妹妹都曾经比我高半个头)就是小时候吃奶不够,营养不良,缺钙。

    出生的第一年,生来不易,也许也预示这一生一直不易……

    超前记忆(1979)

    我老家村子的名字叫西沟,顾名思义,村子在一条山沟里,沟里还有一条小河蜿蜒传过。

    老辈讲,我的祖上是非常富豪万恶的地主阶级,应该是我爷爷的爷爷时期开始没落,在家族鼎盛时,我们村那一条沟的地产、商铺基本都是俺们家的。

    听说爷爷小时候家里太土豪了,青砖豪宅,高楼大马,门口的大块石砖铺路,铮亮铮亮的,从河边一直铺到家里的大院门口,传说中爷爷小时候连擦屁股都用的烙馍(现在想想也真比较万恶)……

    后来得益于爷爷的爷爷因抽大烟开始败家,卖地、买房、卖砖、卖瓦,门口的大石砖都一块一块卖了,甚至连我的亲姑姑都被卖了当了童养媳,只换了几个烧饼……(批判万恶的旧社会,此处省去2000字)

    终于到临近解放,在父亲小的时候家族成功败为贫农阶级。

    我人生最初的记忆是在老家山沟的窑洞里。

    那是家里的老房子,在山沟里,离我们的家庙(家族祠堂)特别近。

    后来经家人证实,那时我的年龄应该是两岁。大家都很奇怪,我也很奇怪,怎么会有那么早的记忆。

    但是人生的第一次记忆对我来说却是比较可怕的,因为记忆的第一个场面是我的父亲母亲在窑洞吵架的画面。

    而且吵架是因为我的原因。

    那天早上的我从被窝醒来,当然我不知道我当时只有两岁。正常的情况下,小孩醒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拉了。

    母亲已经发现我醒了,但是没有及时的抱我起床解决早上的第一件大事。结果我自己忍不住了,就拉在了被窝里。

    后来的画面当然是父亲因为母亲没有及时抱我起来而大发脾气,我脑海里印上了深深的画面,他们在争吵,我知道是因为我,并且我知道是我做了错事……尿床了。

    就这样,我有了人生的第一个记忆。

    后来在我小时候的脑海里又留下了很多零零碎碎的记忆,就像人们常说的,人们只会去记住自己愿意记住的事。

    我记得我在老家的学校跟母亲一起上课(她是农村学校教师),我就坐在教室前边的火炕上,傻看着一屋子学生读书学习。(后来母亲跟我说我曾经把学生的墨水喝了一瓶,结果家人用大量绿豆水灌我解毒,我却没有任何印象)

    我记得我家亲戚门口有一个超级高的水塔,好像摩天大厦一般超级高,长大后才发现那个水塔才不到两层楼高。

    我记得我从来不敢进我们家楼梯的过道储物间,因为太黑(我家后来从窑洞搬到了集体煤矿盖的“大寨房”,还是两层)。

    我记得晚上在家里的床边上差点掉到地上。

    我记得拉着妹妹去姥姥家,被困在雨后的泥泞沼泽地,被乡亲们救了出来。

    我记得小时候做梦从天上一层一层的往下掉,最后调到自己的床上;还总做梦拿着一根竹竿撑着努力的爬山;十分有电影的画面感。

    还有好多好多的记忆,至今记得很深刻……

    这都是到杭州前的记忆,所以时间点非常的确定,那都是在我3岁之前,也真算得上是超前的记忆了。

    初到苏杭(1980)

    父亲部队里的大胡子副连长说我很有福气,三岁就来到杭州,因为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我还记得非常清楚的画面,家人抱着我进部队大院的那个时刻,大胡子副连长从家人怀里接过我,又抱又亲,用他的大胡子扎我脸,从那时的记忆来说,我没有烦这位大胡子,并且我认为他很亲切。

    很不幸的是后来他上了越南前线,在第一次遭遇伏击战中就牺牲了,临死他一直没见过他刚出生的女儿。

    父亲的部队是在杭州的中村,他那时是连队的指导员,从河南换防到杭州的,到杭州的时候,妹妹也一起去了,她只小我一岁。

    去杭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上学了。

    刚开始,家人让我和妹妹一起去的幼儿园小班。军区的幼儿园小班是在部队大院里边边,挨着部队的电影院,门口是一个圆形的喷泉池子,池子中央有一个大大红鲤鱼雕塑,鱼嘴是一个喷泉头,定时的喷水,放音乐。现在回想起来,很有电影《芳华》的画面感。

    部队的大院有很多跟家乡不一样的地方,每天早上都会在连队外的篮球场上看到大群大群的小青蛙,非常小,就像大人指甲盖一样大小。

    部队连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红砖的营房,干净整洁的走廊。天气晴朗的时候,士兵就坐在院里擦枪,我搬个小板凳坐在走廊的屋檐下,好奇的观察他们。有时候会拿张纸写写画画。也就从那个时候喜欢上了画画,曾经有一次看墙上的画好看,就想照着画下来,怎么画都不满意,竟赌气饭都不吃了,非得坚持画好再吃(一生跟画画结了缘,曾经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最终被家人扼杀了)。 (当时的营房大多已经废弃不用)

    部队大院有一个湖,对面山下有小河流到湖里,记忆中的杭州,部队的大院是山清水秀,像山水画的感觉。

    山上有一种野果,是灌木丛中那种浆果,我们叫刺梨。刺梨外是像小刺猬一样的小刺,吃的时候要用小刀把刺挂掉,把核取出来,只吃中间的薄薄一层果肉,酸酸甜甜。

    山上有个军工厂,一直不知道是生产什么的,有好大刺鼻的味道,还有哨兵巡逻。

    记忆中部队吃的大米饭特别香,以至于我后来一直对面制品不感兴趣,完全没有北方人的饮食嗜好。

    部队大院的门口是最热闹的地方,有军人服务社,卖的有从手表到面包各式各样的“高档货”;有照相馆,人们都在门口排队照相;还有部队自己的冰糕厂。那时冰糕也是有战士骑着自行车去销售。有一次我就围着卖冰糕的战士反复询问价格,就是没钱买,让战士不耐烦把我赶走了,后来战士得知我是部队家属,还专门往家送了好多冰糕。

    后来发现幼儿园的小班小孩的年龄都比我小,因为小时候孩子年龄差几个月都很明显。

    后经老师和家人商量,过完年让我从小班调到大班。

    我的1980年就这样过去了。

    调皮之王 (1981)

    从幼儿园小班调到大班完全不一样了,上小班我年龄偏大,上大班我又年龄偏小。

    幼儿园的大班已经不在部队大院里边,而在大院外过条大马路的对面中村小学里。

    在那时的概念去看,离家是很远的。要翻过部队院内的一座丘陵(现在看就是上个坡),顺着绕湖公路,公路边隔段距离堆着一堆堆的子弹壳,穿过一座大桥,路过电影院,闻着军人服务社的食品味道,走出部队大院的大门。

    马路对面的一条路就通往中村小学。

    这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

    过马路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危险的技术活,主要原因是加速度不够吧。虽然那条马路现在来看窄的可笑,并且在那个年代除了通往杭州城区的公公共汽车,根本没什么车辆,可那时对家人来说,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

    所以最开始都是家人送我去学校。

    但后来我就自己自行前往了(想不通家人那时怎么这么放心,一个四岁的孩子呀……)。

    20190110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划时代、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大事,人生的好多第一次开始。

    一切都从我进入校门开始。

    虽然我上的是幼儿园大班,但这个大班却在小学的院里。班级在最靠近校门的位置,朦朦中感觉班上的人数并不多,大概20多个人。

    (去年去杭州还专门去看看当时的学校,还在原来的位置,现在已经改为中村幼儿园,门口保安特别负责,不是家长就是不让进)

    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出现了。

    她是杭州本地人,家就住在中村,离学校不远。长得不算漂亮,但有一条粗粗长长的大辫子,可能因为我在班上最小的原因,从进班的第一天,她就对我特别亲,也特别迁就,哪怕是犯了错误,也从没批评过一次(对其他小朋友还是比较严厉的)。

    幼儿园大班已经开始进入学习阶段,正常接触数学、语文的教育。我是在中途时间的插班生,在学习上数学还可以,语文是彻底跟不上了(跟其他孩子比,我就是一文盲)。

    不知什么原因,那时总是上学迟到。迟到在教室门口,自己还羞愧的不想进教室,心里怨自己:“怎么又迟到了”,然后就开始自己惩罚自己,用力掰自己的手指头,因为迟到的次数多了,指头掰得多了,竟然炼成了“绝世神功”,到现在还保持着我的绝技:我的手指特别软,可以掰的将近挨着手背。

    在门口的等待,是在等老师发现我,在老师安慰下才愿意走进教室上课,还要自我委屈一番,好像很懊恼的样子(面子很大,不请不进)。

    大班的课程很有规律,上午是数学或语文,中午要回家吃饭,下午是阅读或手工课。

    我在上午的课程时间,数学还能听得懂,语文课就是彻底听天书,因为我不识一个字。

    我非常喜欢下午的课程,阅读课时,老师就会拿好多小人书,同学们每人领一本,看完后就到讲台上找老师换。在班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基本成了小霸王级别。别人都是排队老老实实等老师换小人书,我是直接跑到老师身边,先抓辫子,再拍屁股,一拿还拿好几本。

    哎,老师每次都只是笑笑,从未发过火。

    手工课的内容更丰富了。做剪纸、叠飞机、捏泥人……所以呢我后来的动手能力特别强。

    但每天的放学时间又成了我的噩梦,因为要排队回家,但我从来不记得我在队里的位置,每次排队我都站在边上,静静的等其他小朋友都站好了,我就会被老师随意安插一个位置,跟着队伍回家,时间久了搞的我像班长一样,监督大家排好队,再带领大家出发回家……

    ---------------------------

    人生的第一个好朋友登场。

    他叫小奇。

    白白净净(很遗憾没有一张他的照片),也是部队家属的子弟,他家离学校很近。我们坐得是前后桌,很快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我们每天会一起放学回家。印象中他家有好多铜炮壳,可不要小看这个铜炮壳,每一个可以当5分钱在学校门口买东西。5分钱可算是巨款了,所以他家床下装铜炮壳箱子就像是我们阿里巴巴的的藏宝洞,隔段时间我们会从宝库里拿几个,像土豪一样在学校门口买买买……

    曾经有一次我们听说了一个铁钉变金子的秘密,根据这个传说,我们俩找来锡纸、钉子,来到湖边的空地,点燃小火堆,把包着钉子的锡纸在火上烤,烤完后默念咒语,把锡纸包扔到空中三次,再埋到土里。

    过了两天,我们激动的去刨金子……

    发现连钉子带锡纸都不见了。

    我们感叹,太神奇了,一定是咒语没念对或者是操作不当,在变金子的过程中,没变好,结果变没了。

    当时也算是很好的安慰自己吧。

    --------------------------------------

    从小班到大班,感觉自己的天空开阔起来,肆无忌怠的童年拉开了帷幕。

    我带着一帮小朋友,来到湖边,登上了部队的铁皮船,用竹竿捅着,硬是把船划到了湖中央,结果船开始团团打转,回不去了。

    胆小的小朋友有的竟被吓哭了。部队士兵发现后,动用了橡皮艇把我们救了回来。

    杭州是鱼米之乡,水多河多。部队大院的湖也是物产丰富,鱼、虾、螺丝、青蛙。有当地的老百姓经常在湖里捞鱼、捞螺丝捉青蛙回家吃。那时候北方人对南方人吃螺丝和青蛙感到十分不理解,那玩意能吃?小朋友对一切都是好奇的,跟着老百姓捞螺丝,看他们把螺丝装到竹篓里,我也学着抓了好多螺丝,装进口袋带回家做菜吃,浑身搞的脏兮兮。

    当然结果是获得了家人一顿臭骂。

    部队军区很多靶场,路边到处可见都是一堆一堆的子弹壳,经常有战士在打靶时遗留一些子弹在靶场,有时藏在石头下,有时扔在沟渠里。那时对子弹的危险是没有意识的,只因为好奇,有天就去靶场玩的时候,找到了好多子弹,就是那种没击发的,带弹头的大大小小的真子弹,塞在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小孩子就是不让人省心)。回到家很快被家人发现我私藏的这些“宝贝”。

    于是晚上在这些危险的“证据”面前,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和教育。原来附近就有小孩子好奇捡到子弹扔到火炕里,造成了严重事故。后来知道了这些“军火”的危险,但并未影响我们的好奇,除了子弹,我们还玩过手榴弹、地雷(除去引信的),曾经提着军用地雷到学校炫耀……(想想真是一帮熊孩子)

    那时在部队的训练场旁,有一辆废弃的坦克,当时也是一帮熊孩子的乐园。坦克的履带已经是断掉的,从炮塔钻进去,坦克里我们角色扮演驾驶员、装弹员,模拟着坦克的运行,玩的不亦乐乎。最终的结果,部队发现小孩子们聚集在一块在坦克上下里外钻来进去,实在不安全,于是被拉走了。

    -----------------------------------

    鱼儿水中游(一)

    在这个阶段也出现我认识的第一个女孩。

    很不好意思的是,我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在那时她是我们班最可爱的女孩子,在部队可能算是高干子女,因为知道她爸爸是部队的团长,她家住在部队湖边的一个院子里,是一个三层的小楼,她们家在一楼,门口还专门放有一块小地毯,那时看着是十分十分高档的,家里的家具,地板都是很高级的样子(也就去过她家一两次)。

    但按那时的原则,还是男孩跟男孩玩,女孩跟女孩玩,所以记忆里只有这样模糊的概念,生命中除了我妹妹认识的第一个女孩,也就慢慢淡出了我的人生。

    ---------------------------

    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考试。

    考试的内容就是语文和数学。数学考试是出了50道计算题,一道题2分,考试最后我和小奇还争论一道题的答案,我坚持我是对的,他坚持他是对的,结果他得了100分,我得了98分(不听人劝得后果)。

    语文考试就是完全懵懵,记得出主要是填空题,我是一道题都不会做,只是把卷子上的字再比划着抄到空里,那时有种题的类型叫“抄写”,结果我没有得零分,抄对了两个字,得了2分。

    考试的结果总分100分。

    还记得发试卷得那天得感觉,一是对小奇同学数学全对表示祝贺,后悔没有听好朋友的劝说,要不然我人生第一次考试还会得个单科100分;二是感觉语文没有吃零分而高兴,竟然还十分兴奋。下午拿着卷子回家,想想语文成绩实在没法告诉家人,走到回家得那座大桥上,在认真思考之后,我把卷子从桥上扔了出去,心中默念着:“飞吧”。

    全当这次考试没有发生(幸亏那时没家长微信群)。后来多少年后才跟家人提起这件事,家人也感觉像笑话一样听听,因为那时家人已经准备让我再上一年大班的。

    ——————————————

    部队大院门口的军人服务社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去的地方,在军人服务社对面还有一个假山,假山下是蜿蜒的人工修建的山洞。

    小朋友们就喜欢在军人服务社柜台前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点评”臆想,特别是有高档的手表,那时的手表都是不带表带的,在一个盒子里装了7、8块,虽然没钱买(有些商品还需要供应票证),但是转转看看,还是比较有满足感的。

    除了在服务社里转转,大家就喜欢登到假山上,在亭子里玩,或者钻进山洞捉迷藏,山洞里面黑乎乎的,正常来说除非人多,一般一个人还是不敢进去的。

    但就是这个山洞,让我有次感受了恐怖片的经历。

    事情的源头是我有一次放学回家时,在军人服务部门口竟然捡到了一盒手表,天哪,真的是一盒手表(分析应该是卸货时掉的)。那时天色已黑,服务社也下班了。

    我拿着一盒手表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

    脑海快速思索后,我作出了一个决定,钻到旁边的假山山洞,把那盒手表藏在了山洞里的一个旮旯。

    心中藏着这个秘密,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想着是交给学校,交给部队,我都梦想我戴上了大红花……

    当时应该也有自己私藏的念头,但那时的确没有清晰的概念。

    第二天放学,我就跑到山洞里去找手表。

    接着我看到我那时感觉比较恐怖的事情。当我钻进山洞,就隐约听到山洞里有人说话的样子,我不禁感觉害怕起来,我往山洞深处看过去,有微微的灯光,应该是手电的灯光,然后就看到几个那时感觉是“流氓、坏人”的几个人,因为我看到有人拿着一把刀在晃悠。

    我吓得赶紧从洞中爬出来,飞一般的跑回到家,我不知道这群人是什么概念,但我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情。

    第三天,趁天色尚早,我又去到山洞,藏在旮旯的手表怎么也找不到了。

    就这样手表的事情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后来也没听说服务社丢了手表。

    我曾经跟家人提过一次,家人认为我是在开玩笑。我也曾经跟小朋友说过,大家都认为我是在吹牛……

    但记忆中却永远留下了山洞里那恐怖的画面。

    _________

    到了杭州的冬天。

    南方的冬天是湿冷湿冷的,因为很多地方没有暖气。杭州的冬天大家都喜欢做年糕、吃年糕。其中有一种吃法就是烧年糕吃,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家把年糕切成片,用筷子什么穿起来,在火炕上烤烤吃。

    也就是因为烧年糕,我在这一年的调皮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终于闯下了儿时的大祸。

    那时部队家属住的房子都是挨着的,我们家的邻居有个哥哥,比我大,上小学一年级,在那时我已经认为他是大孩子了,大家也经常在一起玩耍,一起调皮打闹。

    冬天的一个下午,父亲不在家,母亲在家里午休。邻居家的孩子来找我,约我出去烧年糕吃,他已经准备好了切好的年糕片。让我在家里带上火柴。出门才知道他想去对面的山上,烧一堆火用树枝烧年糕吃。

    (熊孩子的胆子就是大)

    我也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完全没有去考虑危险,或者我认为他就算是大人吧,有他带着,应该不会有事。

    我俩顺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家对面的山上,在一棵巨大的老树下,选择了一个地方,作为据点。邻居家的小孩教我去捡树枝,很快就隆起了一个火堆。

    我们准备好穿好的年糕片,万事俱备,只欠点火了。

    危险也不知不觉的靠近了。

    我们小心的划着火柴,点燃了火堆。火苗迅速窜了起来,我们旁边的大树是一颗已经枯死的大树,山风突然吹起来,火势被一点点引到了旁边的大树上。

    我们已经无心再烧年糕,眼看火势已经不能控制。

    我站在那呆住了。

    邻居的孩子开始找树枝拍打火苗,希望把火势控制住。

    我听见对面部队的操场上已经有成群的士兵在叫喊,他们聚集在对面大操场的崖头边,往山上方向指指点点。

    远远的仿佛又什么也听不见。

    突然看到山上有巡逻的士兵快速飞奔过来,他一手折断一颗小松树,挥舞着扑向了火苗。

    看到士兵,感觉放心了,在那一瞬间,望着燃烧的火苗,我迅速向山下跑去。

    跑到家里,母亲还在休息,外边很多人看到对面山上的火苗和浓烟,大家都议论怎么回事。

    我吓得不敢大声出气,静静躺在床上装睡。

    山上的火势很快就被扑灭了。

    邻居家的孩子,也被巡逻的哨兵送回了家。

    晚上,邻居家的孩子被家人在屋里一顿猛揍,父亲在屋里听见隔壁的声响,觉着要去劝劝,我也胆战心惊的,想去看看什么情况。

    于是我也跟在父亲的身后进了邻居的家门。

    一进屋,父亲就开始劝邻居家的父母,意思就是孩子犯错了,教训教训就够了,别再狠揍了……

    我在父亲身后跟着,看见邻居家小孩哭的又痛又惨,身上还有在山上火烧掉衣服的衣角,满身黑乎乎的。

    突然他抬头看见我在父亲的身后站着,正在偷偷打量他。

    我们俩的眼神交集,空气凝固了……

    时间仿佛静止了几秒钟。

    他突然爆发一样,伴着大哭的声音指着我喊道:“去山上的火柴还是他从家里拿的!”

    空气瞬间又凝固了,时间又静止了好长时间……

    ………………………………

    那个瞬间,我想起后来有学者说的“相对论”,时间的长短是“相对”的,为什么有时候上课的时间感觉十分钟像是一小时一样难熬,而下课课间的十分钟却像是一分钟一样瞬间而过,同理-为什么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时间过的飞快,为什么思念一个人,时间是那样的难熬……

    那一刻时间的静止是煎熬的,我没有抬头,却能感觉屋子里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向我,浑身的灼伤感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立刻开始满身大汗。

    我在等待着这一刻时间的凝固赶紧过去。

    如果用现在一句口头语去形容那时候的心情就是————哎,不作死就不会死呀!

    随即,父亲没有再说一句话,拉着我的胳膊就出了屋子,我是感觉像飘着一样的瞬间到了家里。

    父亲对着我只问了一句:“是不是?”

    我点点头。

    “去跪到马路上去,跪到明天早上!”父亲指着屋外的马路愤怒的对我说道。

    我没有去试着抵抗,没有委屈,没有难过,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受到的惩罚。我径直走出家门跪在了马路边上。

    室外的晚上是非常寒冷的,我却没有感觉到寒意,我觉得受到这种惩罚绝对是罪有应得,我像是在为自己赎罪。

    我母亲没有去劝阻什么,小孩子犯了错,受到惩罚也算是应该吧。

    我奶奶却就不愿意了,她心疼孙子要在这么冷的冬夜跪一夜,就是大人还受不了,何况是一个小孩子。

    她哭着对父亲说:“跪一会算了。”

    父亲铁青着脸不作任何回答。

    奶奶就一直嘟囔着流泪。

    我也始终倔强的跪在马路边上,没有一丝求饶的表现。

    ……………………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冬夜的温度越来越低。

    父亲可能也在等我求饶,认错。但我心里倔强的念头却是必须为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我不能求饶,我只能诚心的接受惩罚。

    眼看时间越来越晚。

    我隐约听到母亲也开始劝父亲。

    奶奶一直还在哭。

    父亲终于动摇了,让奶奶和母亲拉我回来。

    当奶奶抽泣着和母亲去拉我,我却依然倔强不肯回去,坚持要跪在马路上。

    奶奶和母亲都哭起来,一起劝我别太拗了,我还是用最大力气坚持跪在原地。

    但跪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浑身都有些麻木了,最终被母亲抱回屋里。

    回去的那一刻,又冷又累的,我也感觉就昏睡过去了。

    ————————————————

    烧年糕的事件就这样过去,没人再提。终究我让邻居家人和那个哥哥看到了我受到了比他更严重的惩罚。

    但从他指认我的那一刻起,我开始认识到不能依靠别人来保护自己,我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我也明白了犯了错就必须付出代价……

    那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

    恋恋不舍(1982)

    过完年的正月,我老家的三叔来杭州了。

    我三叔是一个特别能忽悠的人。

    他来到部队就和一帮老乡打得火热,比我父亲和老乡的关系还亲。部队的农场、林场、司务长很多那时候他觉得有油水的地方,他就跑去借用父亲的名义拉关系,为自己搞物资,赚外快。

    我经历了烧年糕事件,调皮的性格也有了很大改变,似乎一下成熟了许多。

    正月没开学的时间,有一天三叔要去拜访一个朋友,就跟父亲说要带我一起去。第一是想带我出去转转散散心,第二是过年期间带着小孩子,大家都会发压岁钱。

    心中不想跟三叔出去,但是嘴上已经不好拒绝,就同意了。

    三叔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就一路出发了。

    我却在车子上寻思怎么能让这个行程终止。

    自行车往前不断行进,我的脑海也在不断思索。

    最终我做了人生中第一次如此大胆的决定。

    我在自行车后座,在车子要过一座石头拱桥的时候,速度慢慢降了下来,我把左脚伸进了自行车的车轮……

    (此处省略1000字痛苦的感觉)

    车子停在了半坡,三叔从车上下来惊愕的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知如何是好。

    朋友家是去不了了。

    他赶紧问我脚咋样,明显是受伤了,但不知道是什么状况。我痛苦的表情让三叔更加焦急,赶紧调转车头,把我从后座抱到前座的横杠上坐好,不敢再骑车,一路推着车子往家走。

    走在途中的一个镇上,三叔卖了些好吃的给我吃,边哄我边懊恼的说都怪他不小心。

    脚疼痛过去后,我心里倒也没什么难过,只觉得不用再去拜访别人,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对于这次事故的原因最终认定是不小心造成的。但是三叔十分愧疚,家人也安慰我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小孩子的脚踝受伤没有伤到骨头,但是留下了几公分长的伤疤,一直到现在还依然留在那里。

    脚受伤也使我没有按时开学,这倒是让我开心的地方,尽情的又在家多休息了一个多月。

    上学的时间依旧轻松愉快,老师依旧特别照顾我这个小朋友。

    这年,我姥姥、我舅家的大姐也来到了杭州一段时间。大姐和邻居家医生的女儿成了好朋友,那个女孩跟大姐同岁,在我看来她们都是大孩子了,我们几个小孩都叫她姐姐。女孩姓方,叫小红,我大姐也叫小红,她们也感觉特别有缘,那一段时间整天形影不离。

    部队的大操场是很热闹的地方,那时还有电影厂去拍古装戏,有时还会请部队的士兵客串群众演员,拍摄大型的战斗场面。后来听家人说,当时有个拍三国的剧组,曾经在部队见过我大姐,就邀请她去客串演“小貂蝉”,我大姐以为是骗子,家人也不放心,就没有同意她去,也是比较遗憾,估计那个“星探”也比较失望。

    方小红的家离我们家不远,她父亲是部队医院的医生。

    部队医院顺着我们家门口的小河,10分钟距离就能走到,方小红的父亲每天走着去医院上班,在途中他架了一个大鱼网,上班时间他就把鱼网下到水里,下班时间把鱼网捞上来,渔网里小鱼小虾在里面蹦来蹦去,把鱼货一收,带回家“煎炸烹煮”。有时我们几个小孩也会分享一下,都是比较羡慕方姐姐家的幸福生活的。

    但是部队的医院是我们小朋友最不喜欢去的地方。

    因为那是打针才要去的地方,所以小时候有很多奇怪的概念,第一是穿白大褂的都是医生,第二是去到医院就是要打针。

    那一年游览了很多苏杭的美景。

    第一次来到了西湖游玩。

    西湖的美景对小朋友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顶多是好奇那些好玩的、好吃的。

    在西湖坐游船的码头边,我们一家人遇到了一群老外在游览西湖,他们似乎对我和妹妹十分感兴趣,又抱又亲。

    我也是第一次见老外,不知道是哪国人,但估计是欧洲人。他们呜哩哇啦的说话,我和家人一句也听不懂,有个老外还很亲热的拿出一包五颜六色的“豆子”给我和妹妹,从他们的神情和手势看出这包“豆子”是能吃的。

    妈妈学过俄语,她就教我用俄语对这群老外说“спасибо(俄语谢谢)”,应该发音:撕吧西吧,我的口音也不太凌厉的说:“洗巴洗巴”,大家都哄笑着,就摆手道别了。

    我拿着那包豆子上了西湖游船,怎么看都觉得那是医院的糖衣药片(从小就警觉万恶外国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有极高的政治敏锐度)。越看越觉得吃不下,就在船上把那包“豆子”偷偷丢进了西湖。

    后来才明白,那包豆子其实是小孩子们最爱的进口“巧克力豆”。

    在西湖最喜欢的应该是“花港观鱼”了,第一次看到那么那么多的漂亮的金鱼,拥簇在一起,丝毫不怕游人,争着抢食,对于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我来说确是一大奇观。

    虎跑泉栩栩如生的老虎雕像、西湖断桥的游人如织、灵隐寺的济公活佛……

    其实在杭州的美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西湖,而是桐庐县瑶琳仙境。

    还记得那天要出发去瑶琳仙境的早上,家人给我穿的是一身儿童军装,带着红色的领章,还为我准备了一件小大衣,说是要进山洞会非常的冷。

    路上看到了红色的山体和岩石,我就非常好奇的问父亲,为什么石头是红颜色的。

    父亲给我讲了一个传说。

    从前的恶龙作恶多端,终于有一天被英雄制服,斩于山上,恶龙的血浸透了山体和岩石,于是就形成了红色奇观。

    瑶琳仙境距杭州有80公里,又名瑶琳洞,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此段为百度内容,纯粹科普一下)。我那时对瑶琳仙境的认知只来自家人的告知,“那是神仙住的地方”。

    到达洞口,我穿上了大衣,因为在洞口已经感觉到了山洞的丝丝寒意。

    第一看到如此神奇的溶洞美景,加上灯光的效果,我惊呆了,我确信这就是神仙住的地方,要不怎么叫做“仙境”呢。

    一路游来,我不但知道了好多传说故事,还在神仙住的“仙境”游览一番,从此后的好多年,我每逢遇见红色的山和石头,都会给小朋友们讲起“屠龙”这个神奇的传说故事,顺便再吹牛在仙人家里“游览”的事,讲得次数越来越多,故事也讲得越来越精彩,牛皮那吹得是杠杆的-----小朋友们对我知识的渊博佩服的五体投地,对我能在”仙境“进出更是羡慕有加,看着他们扑闪扑闪的崇拜眼神,我也时常感觉飘飘然(可见带小朋友多实地游览体验是多么的重要),有时也会有小朋友问:“你见到龙了吗?”。我就回答说:“龙都被斩了,当然见不到了。“还有小朋友会更进一步问:”那在仙人家里,你见到神仙没?“我会不屑的告诉他:”你懂个啥,那天是神仙休息的日子,都上天去了,要不怎么会放人进去游览呢?“

    旅行的途中我最喜欢的还有吃了大螃蟹,就是那种感觉超大超大的螃蟹——后来直到上班才又一次吃到。

    到了六月一日,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儿童节。

    鱼儿水中游(一)

    儿童节,真是太美好的回忆。当时只知道有春节的我突然发现竟然我有自己的节日-儿童节。

    小朋友们都高高兴兴的去看电影、看节目。每个人还收到一大包的礼物,有文具盒、小人书……。回到家又收到家人的礼物——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其实十分抱歉,这个礼物我不是太喜欢,因为看不懂,但如果能好好保存的话,这套连环画现在也是价值不菲的)。

    学校的时间过的简单快乐,和小奇等小伙伴到处跑跑玩玩,下雨时还在学校门口捉鱼,隔段时间我们拿出几个”铜泡壳”体会一下”“土豪“……

    和老师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

    有天中午,老师还邀请我去她家吃饭。心情比较激动,以为会吃到什么好吃的东西。

    结果一块跟她到家,中午是四菜一汤,有一条鱼、有一个青菜、还有一盘咸菜。虽然觉得没吃到好吃的,但能到老师家做客,也算十分荣幸的。吃完饭老师把我送回家,还在家人面前表扬我一番。

    后来我们回到老家后,我老师还和家人一直保持通信好长时间。

    下半年的时间感觉父亲一直在写写画画一些图纸,有时偷偷看看,像是梳妆台、桌子、凳子的设计图纸,甚至还有台灯。

    后来,见到战士们拉来了好多木头放在了仓库。原来是准备做家具用的(后来才知道那是准备回老家的)。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鱼儿水中游(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de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