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是一个容易被鸡汤养大的职业,一个靠谱有上进心的产品经理一定会看很多方法论的文章或书籍。即便我们的工作中不一定会用到所有的方法,我们也能从这些前人的经验里面了解到,做产品要先学会市调、竞调、用研、SWOT分析……。随着经验的积累与成长,当我们的思维高度越来越向老板看齐的时候,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会逐渐的转向商人思维,更多的考虑商业价值,考虑利弊,有时候会忽略产品的本质。说的公益一点,产品的本质是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而且要让用户在很愉悦的状态下解决问题,并乐在其中。
所以,在权衡利弊,搞定资源之后,我们要回归的产品的本质上来,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设计产品。第一步就是先设计产品的使用场景,这个设计的过程就是编故事,编一个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且围绕着你要做的产品发生的故事,而产品经理就是编剧。
编故事的过程就是验证产品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避免产品变成一堆“有用”功能的堆叠,保证产品实际价值的输出。
通常,我们要先对目标用户做原型的塑造,让目标用户在脑海中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特质的人。我们不妨假设出他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所在城市、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等。一开始不用关心是否这些属性是否跟产品存在什么关系,它有可能在你的故事里产生作用。
然后,想象一下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和环境。例如,使用阅读类产品可能是在早晨起床以后的马桶上,或者上下班的地铁里,又或者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时间和环境意味着用户使用产品时的心境,和可能受到的影响。马桶与床都是做产品的人最喜欢的环境,因为用户不易被打扰,但是,如果当用户在地铁里使用你的产品,发现很难单手操作,而且当网络环境不好的时候刷不出内容,我想用户很容易产生卸载的冲动。
接下来,想象用户产生使用需求时的心态和境遇。例如,用户在超市结账的时候,如果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这样的产品,他希望一定比刷卡和付现金要简单。而且,在刷卡之后让用户腾出手来写条评价肯定不现实。但是,用户在排队的时候可能会有时间刷刷朋友圈,或者晒晒买到的东西或者吃到的美食。
前面的用户原型塑造和时间、环境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避免使用产品时产生减分的体验。那么,这部分对于用户产生需求时心态和境遇的想象,更多的是为了挖掘出用户的爽点,甚至是让用户尖叫的体验。当用户产生某种需求的时候,能顺畅的完成产品使用流程并未达到目的。是否令用户超预期,才是产品真正的价值体现。能解决用户基本需求的产品很多,谁更能抓住目标用户的特点,做出独特的优质体验才是关键。
最后,我们可能会列举出很多个产品的应用场景,他们可能对应着不同的使用流程。例如,我们可能因为想组织一次聚会,会先打开美团查询一下周围的餐厅评价和优惠活动;也可能是我们到了一家熟悉的餐厅,然后打开产品看看有什么样的优惠活动;又或者是已经消费完了想要结账的时候,看看商家支持哪些支付方式,并且哪个可以打折。这三种场景其实就对应了打开美团以后,不同的商户查找方式,以及使用扫一扫进行优惠买单等功能。
如果是一款全新产品,我们没必要将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枚举全。如果能将其中一两个应用场景做到极致,那就足以让产品达到理想的初期效果。我们的MVP测试也是围绕着这一两个应用场景设计的,这样我们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验证产品的可行性。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这个故事可以直接拿来做产品的宣传,或者发布前的预热。故事的好处就在于它比晦涩的产品功能更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的体验到产品带来的好处。
那么,我们在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如何挑选先实现哪一个流程呢?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1. 把每个故事场景按发生几率分级,找出出现几率高的那部分。
2. 按痛点程度和超预期程度分级,找出有可能让用户最满意的场景和流程。
3. 列举每个场景发生的前置条件,找出产品最容易满足的前置条件,也是最容易切入的场景。例如,某C2C电商类产品的某个故事场景的实现,需要商户有认证过的微信公众号,但商户不见得有。
4. 按技术实现和所需投入的运营资源分级,找出实现最简和投入最小的。
以上4个维度在考虑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权重,这个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权衡就好。
编故事不仅对新产品有帮助,对每一次功能的迭代更新同样有效。我们在训练编故事能力的同时,还要训练将自己清零的能力,一定尽可能的将自己还原到目标用户的状态,以一种陌生的心态和实际需求产生时的状态来创作。避免先入为主,避免自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