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特别喜欢看书和写字,不用训练的时间都交给了书籍和写字。那时候没有想过有一天会从事书法教育,单纯的想放松自己的心情,似乎看书和写字能让我获得另外一片天地。当时我们连队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只在周末开放一会儿,每次去都要一下子借阅好多书,特别是哲学类的书籍,从苏格拉底一直读到罗素。每每读到一段特别认同的话就在注解里面翻是出自哪一本书,再去找来原书看,越觉喜欢就买来作者出的其他书,这样下来,也攒下来许多书。字帖倒也买了不少,好多都没写过,一直只练田英章的字。
那时候有个战友问我看这些有意思吗,他一看书就头大,想睡觉。“挺有意思的呀,就和你喜欢喝酒蹦迪一样,那样能让你快乐,这样也能让我感到快乐,本质都是一样的,渠道不一样而已,要是让我天天喝酒蹦迪,我也会觉得烦呢”。在我比现在年轻一点的时候,特别不能理解一些事情,也就不能接受一些人,比如说有人引以为傲的是谈了N多场恋爱,把撩妹当做本领;有人能够泡在网吧三个月不出来,就是打游戏;还有人居然不吃香菜,仅仅是因为味道大。当时无法理解这些奇怪的事情就像我不理解希特勒为什么要屠杀上百万的犹太人一样,读了一些书后慢慢体会到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时获得的快感可能和罗斯福为美国人民赢取和平时获得的快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早前认识一个特别自私自利的哥们,初识时不觉有何不妥,渐渐相熟,发觉其为人处事不是很能接受,或者也是他觉得我近乎迂腐耿直,反正后来就少了联系。奇怪的是他和另一个同样自私自利的人相处的十分融洽,还是在我年轻一点的时候,一直不解这样两个自私奸诈的家伙是怎么相处的呢,他们难到不知道对方的为人吗?后来终于知道他们原来真不知道对方的为人,或者说人们在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时是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进行的,坏的人以自己的行为准则为参考去判断另外一个人,他对坏人的定义就不是佛陀眼里连一只蚂蚁都会踩死的恶人啦,或许只要不是草菅人命,都算不得坏人。相反讲义气的人特别挑不重情义之人的毛病,低调稳重的人受不了高调浮夸的人,话多的人不会觉得同样话多的人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最受得了的事情就是话多。
以前住学校宿舍,早上起来一定要叠被子,每次都要连说带骂那些不叠被子的哥们,他们总会骂回来,叠被子干嘛,晚上睡觉还要拆开来,多麻烦!其实也没什么事,无非就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但人都是习惯于去挑自己不习惯的事情,经常AA的烦这顿你请下顿我请客的做法,乐善好施的挑斤斤计较的,助人为乐的挑自顾自己的不是,专一痴情的痛恨滥情无数的人。其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不仅可以判断和接受一个人,也可以判断自己,甚至自检的效果更好。
我听过不少精彩绝伦的演讲,大多都已经忘却了内容。倒记得大一开学时即将卸任的学生会主席给新生讲话时说的一句“求同存异,力争上游”,力争上游可能是他当时为了鼓舞人心说的句空话而已,但是求同存异是真实的,尤其是当一个人进入集体的时候,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不过,我更倾向于把“存异”放在前面,每一个不一样都是别样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求同”能好些。也许你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但是在大家应该热闹的时候请别把自己隔离,因为你也是大家里面的一个。去K歌的时候也请记得把你的破嗓子吼开了,不要心如止水,这样的安静最好是留给一个人学习时用的。有人喊你去跑步的时候就请跟上朋友的步伐,不要用你爱吃巧克力这样的借口来拥抱肥胖。如果生活是一个寺庙,我们就安心地撞钟、敲钵盂、诵经礼佛,出了佛门,脱下袈裟,就请喝酒吃肉,穿肠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