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崔律第1周的写作营复盘课,忽然感觉有很多以前隐约知道、但是没有仔细思考过的东西被融会贯通了,还有一些是从前被认为无足轻重、现在看来却需要重新衡量其重要程度的内容。
如果说知识技能层面的东西有说是鱼,那么引领练习方法就是渔。有趣的是,今天的内容也不是在教授练习方法,而是在跟大家解释怎么制作捕鱼的工具。如果一定要排个序,补鱼是结果,打渔是原因;制作工具又在打渔之前,是原因的原因。
一、盘点已有资源
开课一个星期了,崔律没有告诉大家该如何去写,而是布置了实践作业,直接让大家去写。
在被传授新的知识之前,需要首先激活原有的经验。我猜这也是崔律花一周的时间来摸底的原因——
一方面崔律并不清楚大家在写作水准,另一方面很我们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不见得有明确的感知。就好像一个游泳池,远远看着波光粼粼,但水究竟有多深,还得下去探探才知道。
真实的状况只有在具体的操作中实践中才能看出。所以要去写,要去练,要经过一定的途径来呈现真实的状态,让崔律看见,也让自己感受到。
很多时候时候我们做不到,做不好,未必见的是因为知道的还不够。有句话叫“选择越多越痛苦”,有时了解的信息太多,知道的道理太多,反而会限制我们去做事的欲望。
这种情况下,不是要给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去掉干扰因素,更好的利用已有资源。
对我来说,哪些是干扰因素呢?
第一,觉得写作这个事太难,做不好,干脆不开始。这是我在潜意识里给“不写”设置的障碍。既然已经承认写不好,那就不用去写喽。
第二,不知道该写什么,干脆不写。这看起来是选择困难,其实还是借口。就好像书架上有很多书,看哪个都可以,反而哪个都没看。
第三,有很多东西不会用,所以不能写。以往简书不会用、石墨搞不定都可以成为不开始的理由。
这7天,崔律已经用每天一点小任务,通过分解让大家动起来:
迈一步就能做到的事儿,哪还能拒绝呢?
既然来跟崔律学,那她说写啥就写啥,省了自己纠结。
被崔律的“要求”和“提示”步步逼近,脸红之余,通过百度,通过相互沟通,通过向其他学霸学习……这些横亘了好久的理由,忽然在一周之内发现都不存在了。
二、打通思想阻碍
崔律说,写作和学习精时力不同,后者除了她这个导师来教我们没有其他的渠道得知确切的技能,所以必须手把手的带领。而前者更多考验自学能力。
我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种自学能力。
第一,学习技能。且不说现在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就算在20年前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也有很多人已经把他们的经验之谈写到书里发表在期刊上,只要愿意花点功夫,一定可以找到。如果连找书查网络这样的事情都不会做……就更需要练习基础技能了。
第二,学习意愿。基础技能不难,但积累需要花时间。如果这种积累都不肯做,那就是不愿意了——既然不愿意学,又何必摆出一副要学的样子呢?
想通了这一点,就不会再腹诽任务太简单太无趣,认认真真的按照要求亦步亦趋的完成:该写多少字,该什么时候做调整,该写到多具体——看清了“我想要”,在选择的道路上前进时,就没有任何可以阻碍了。
三、正视学习路径
诚如崔律所言,写作是一个行为动作,体现的是我们对文字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直接告诉你一些道理就能拥有的,必须依赖过程中自己亲身摸索——
“摸索”用在这里还真形象,就像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想往前走,必须要靠指端的触感来引领方向。
这个阶段,更多的信息其实不必要,甚至还会造成困扰——骤然被告知很多新讯息,会造成“我拥有的好多”的假象,反而会冲淡认认真真靠自己的练习去摸索的意愿——既然可以这么快捷轻松获得,干嘛还要用笨办法费力费时呢?
殊不知真正的宝藏恰恰藏在这个费时费力的过程中:
文如其人,写作中不仅仅会体现出一个人的行文风格和语言偏好更能呈现出一个人的个人特质和思维方式,做事风格,再往大里说,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人品。
这么重要的内涵,又带有如此浓厚的个人特质,怎么会轻易的在被告知的那些知识中就全部蕴含呢?不然,一起学写作的人那么多,被传递的知识相差不大,怎么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作者风格呢?
想通这些,再回看写练习的过程,心已经完全静下来,准备接受这一周的任务洗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