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是《金刚经》中很核心的话,也是大乘佛教里面至高的智慧金刚经这段话是站在众生位上来说的。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将它当成是虚妄的,只要不去执着它,就会产生智慧。
金刚经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面对用户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也必须深刻的问问自己,用户所说的究竟是相还是如来?用经典的需求来说,用户来买打孔机是真的需要的打孔机?还是需要墙上的洞?还是想在墙上挂张画,让自己天天能见到自己的偶像?还是想成为偶像那样的人?5WHY问题继续往下问,最终会问到人真正的欲望。
追本溯源,产品解决的是人们的需求,需求来源于人们欲望与现实的差距,产品应该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人的欲望来源于人性。按圣经的说法,人的欲望是七宗罪。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在评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时,撰写了《论恶》(On Evil)一书,书中对宗教罪做出了具体的描述,顺序是:傲慢(Pride)、嫉妒(Envy)、懒惰(Sloth)、愤怒(Wrath)、贪婪(Greed)、暴食(Gluttony)和淫欲(Lust)。而按照佛经的说法,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和阳明心学一样)。此五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五不善根”。而按心理学弗洛伊德的说法,一切欲望都可归结到性上。
千百年来,各种相不停的变,但是人的本质欲望却从来没有变过。比如:各种交通工具,其实解决的就是人们从A点到B点的物理变化的需求,不管你是用走路坐车行船飞机乃至马斯克的火箭,更乃至科幻中所说的传送门,粒子化后又组合等等,最终解决的都是这种物理位置变化的欲望。而每一种相就是一种解决方案,每个解决方案都有自己的特点,要么比别的方案成本更低,要么比别的方案更简单,要么比别的方案更多选择,要么比别的方案更高效,多快好省总要占着一个更。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说起来有一点第一性原理的感觉。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存在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也不能被违反。”如果说各种产品方案是第N性原理,那么产品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人的欲望。任何产品都逃脱不了欲望二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