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加计划的引入,我们乡村学校也有了接触网络课程的机会,我带着孩子们参与儿童哲学阅读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参与其中,我有了一些感受,一些收获和一些思考。
我和儿童哲学阅读结缘,是在2018年的秋学期,当时,我作为一名网络助学,带着孩子们走进了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正是在这里,我遇到了酷思熊阅读。
说实话,乡村教育相对城市教育有不少的差距,而儿童阅读、哲学阅读课程就更是少之又少,我觉得,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一门课程(虽然,我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哲学),于是,我选择了一个二年级的班级来参与这门课程。
第一次参与,孩子们就被里面精彩的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所深深地吸引,仿佛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为了让孩子们上好这门课程,我专门设计了作业单,课堂上引导孩子们认真听课,在酷思熊闯关时,我会暂停下来让孩子们思考问题,然后让孩子们在班级进行分享展示,课后把孩子们的精彩作品张贴在墙上,让孩子们相互学习。
在2019学年我又带着五年级的孩子们参与酷思熊阅读课,虽然我不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但是,我坚信阅读的力量,坚信哲学故事能给孩子们的启迪。
一开始接这个班的时候,孩子们都比较害羞,不太愿意举手发言,因此,我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们去思考,把上课的问题的答案写下来,然后在班上进行分享,一开始他们比较拘谨,说话还会打哆嗦,也不太自信,不敢看其他同学,不过,只要有孩子愿意主动起来分享,我都会让其他孩子给他鼓励,慢慢地,孩子们的胆子大了,人也越来越自信了,对于问题的思考也更加宽阔了。
除了参与课程,孩子们也在我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创作大赛。在2018年的故事田大赛中,我班有10个孩子完成故事的编写,并最终有4人获得名次;在2019年的故事田大赛中,我校有14人完成故事和绘画的创编,并最终有4人获得名次,10人获得优秀奖;在2019年冬天,我们学校申请为天勤梦想园项目学校,用更加精彩的动漫课程赋能孩子们,在刚刚结束的天勤梦想园大赛中,我们学校也有20人完成作品的创作,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会在课外阅读赠送的酷思熊绘本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
自参与课程以来,孩子们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我们班有位同学,平时不爱看书也不写作业,但是,他喜欢看图书角的酷思熊绘本,于是,我就借机在班上表扬他,慢慢地,他的学科作业也会去完成了。
在第一届天勤梦想园大赛中,有好几位同学的作品让我感动,其中,曾怡茹同学在给天勤梦想园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
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平时邋里邋遢的,不爱干净,身上几乎都是缺点,大家都不喜欢和我玩,自从上了天勤梦想园这门课之后,我有了极大的改变。
以前我去别人家做客特别随意,上菜的时候,我不等他们来就夹菜,遇到不喜欢的菜,总是把菜端到别人面前去,吃菜的时候,我总是这翻一下那翻一下,丝毫不在意别人的想法是怎样的,直到我看了第14课《比魔法更神奇的东西》我知道了,比魔法更神奇的东西就是懂规矩,当我看到视频里的小酷和我的行为一样时,我非常惭愧,可是之后,我看到小酷改正了那种不好的行为,获到了大家的喜欢之后。我下定决心要改正之后,亲戚们果然更喜欢我了,妈妈也不怎么骂我了,在这里我要谢谢你们,让我改正了这个习惯。
还有每次做事我都喜欢一个人做,因为这样这件事就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了,可是妈妈告诉我说要学会团结合作,我没有理会,直到我上了第11课《老榕树下的心愿》才使我明白了,要团结起来,就像麋鹿许下的心愿一样,他希望黑尔森林不要嫉妒、仇恨和冷漠,到了最后,还是经过他们一起的努力和合作,获得了重生,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们应该合作起来,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就因为这样,我的朋友又多了。我是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自从上了《摔在舞台上的小酷熊》这节课,我变得对自己有信心了,上了这节课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自信让我更出色。
以前,我总会在班会课上强调这个,强调那个,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做,现在,孩子们只要认真听儿童哲学课,用心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他们自然而然就懂了,而且这种通过自主内化习得的价值观念,会一直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伴随他们成长。
我认为,儿童哲学阅读是一种陪伴式的,浸润式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不是讲故事也不是讲道理,而是一点一点的培养儿童哲学的思维,当他们有了这样一种思维,就可以达到“不教”、“自我感知”和“自我教育”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