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让自己好好休息了一下。
今天,十月的第一天。也是不得不待在家里的国庆节。窗外是墨绿色的树林和草地,阳光明媚极了,照出了斑驳的光影。然而,鲜有人走过……

于是,家人各自以各种姿势躺平。我则是斜倚沙发上懒懒地玩起手机,不一会儿就无聊起来,干脆把手机甩在身后,拿起那本书——总是可以随时欢迎我的书读起来。
我花了整整五年时间用文字的阐述这些策略和方法,我认为,只有将合作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结构化处理,才能对合作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说真的,每每手捧这本书,总是让我有所触动,也促我学习、令我思考。这段话让我颇感震撼,作者用“五年时间”用文字阐述策略和方法是多么有毅力的事情。相比而言,多少个五年过去了,我做了什么?我的职业生涯还有多少个“五年”?想到这里,我不禁头涔涔,心慌慌,我突然对自己感到悲哀而失望……
多年来,坚持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的我教了一年级,小小的他们是那么自我,那么不会合作。上课的时候,我不停地讲、讲、讲。这样的课堂,学生就能学会多少?我急需把合作学策略教授给我的新一届的学生们,既使得学生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也会减轻我的劳累。然而,我太过着急了!“生生合作”一次次以失败告终……
这本书告诉我——
合作学习是个技术活,不是一两个简单技术,而是一系列的复杂技术。因此,“慢就是流畅,流畅了才会快”。可是人们等不及,他们太渴望有“神仙皇帝”能教他们“一招鲜”,让他们一蹴而就,一步登天。
是啊,坚持在课堂️进行合作学习这么多年了,我怎么反而忘了最初的那句“慢,就是流畅,流畅了才会快!”呢?!
目前,班里同座位两人的合作,已经有了改观。“问好、轮流讨论、击掌”,有了最初的模样。然而,依然生硬,依然有人不愿意合作。指导合作学习是为了使孩子们形成共同小组的目标。我要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一人不合作那么两人的分数都会减少。当然,我要慢,要一点点抓实合作学习技能,一个个指导训练35个合作学习策略。
此时,夜色催更 ,清尘收露。合上书,那书的封面格外清晰《为了合作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