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自己一段时期以来将与母亲之间的沟通障碍作为生活困扰的状态。
内外两个角度的思考。
(一)内——仅针对这个问题本身,战略上其实就并不值得投入太多时间、精力、情绪上的无谓消耗。尽量闭嘴,包容,就好了。
反复想过多次这个问题的根源所在:
1.母亲方面。『远?』低于同龄人的心智及认知水平是硬伤,加上比较**内向敏感的人格特质。只感慨从小缺爱的人真的有点可怜,后期自己若没有足够的智力与悟性修正,真的会越走越远。
2.我自己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耐心和包容心远远不够。无法对自己最亲的长辈生出发自心底的尊重与爱,这一点我自己也很沮丧。可能这会是我接下来在心性上最大的一个自我修炼吧。怎么样对自己不那么认同的人也保持足够的尊重。
现阶段我在应对母亲的一些认知和心理缺陷时,更多时候也只是出于本能反应,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本能地用负面情绪做出抵抗,越用力抵抗,反弹越大,结果越糟。
从自己做起,保持自察,有技巧地包容才是最好地化解之道。这其中,语言模式又是操作起来最重要又最难突破的点。
3.家庭的语言模式真的太重要了。另外,方言似乎会带来某种羞耻感,在方言的语境下好像会缺失某一些种类的情感表达。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朦胧感受。有些话用方言似乎无法表达,好像只能通过普通话才行。
有时跟母亲闲聊时,心里很明白她其实就是找个机会为了跟我多说几句话,想跟我多呆一会儿,我也很乐意多陪她一下,但基本对话都会死于10个回合以内。
她似乎常常找不到恰当的句式,常常很突兀地蹦出一堆反问句,充满了挑衅的味道,加上句子的内容又常常显得有些弱智,这些叠加起来真的就随时点燃我的脾气了。
我自己应该也有这方面的问题,话从嘴里说出去充满了火药味而不自知.......不过现在开始慢慢有一些自察了。
以上3方面,第2,3两点才是试图解决问题正确的努力方向。因为几经尝试后,可以断定试图改变别人几乎就是徒劳,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其效率低到~约等于零。
凡事从自己做起吧。
(二)外——跳出问题来看,这段比较特殊的时期,自己选择了生活在一个太小的世界。几乎全身心回归家庭,并安于了家庭。世界变小了,困扰就自然而然地相对大了起来。
期待未来几年,让自己呆在小世界的时间不会太长吧。
提醒自己:
“经验和偏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世界;同时,也有可能让我们画地为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