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城共享丨陶传宝的花鸟艺术人生

长城共享丨陶传宝的花鸟艺术人生

作者: 橡树家居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11:45 被阅读0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炎炎烈日下的荷花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一片片翠绿的荷叶,让人心境豁然开朗。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红的像一盏盏宝灯,白的像一只只玉碗,它们无郁金香的浓艳,无桃花的纷集,却叫人看不够,喜不尽。陶传宝驻足荷花池,感受生命的高贵。

元朝赵孟頫曾说:“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余气韵有得。”陶传宝的花鸟画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绘,在写生过程中按照由简到繁、由静到动的规律进行。初始写生做到极尽其似,对微细末节要琢磨透,譬如,春夏秋冬,四时花卉每时每刻的变化和不同的特征,抓住它最动人的部分,把它的特点表现出来。他讲求写生重视用线条语言朴素单纯,自由多变,饱含情感和神韵,并在使用上发挥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观他的笔墨自由挥洒、抒情达意,强调主观取舍,将自然景物艺术地转换为笔墨语言。

创作时,陶传宝意在笔先,他常在头脑中对画作进行构思及加工,所用的精力远远大于用笔对画卷的描绘。而后在形与神的结合上,遵循“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理论,并以书入画,大倡古意,讲究“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创造精神。在几十年的探索,他实现了在画面上是一种符号化、不知名的“内向花鸟”。

无画处皆成妙境。陶传宝在画面中适当运用留白,通过画中空白衬托主体,留白给人丰富的想象,使人回味无穷。留白在中国画中也成为“虚空间”,它不仅是可当作画面的背景,还可通过恰当的安排提高画作整体效果,留白是一种文化的一种积淀,是一种深厚的修养与圆通的能力。

品陶传宝的画作纯粹实在,实中求变,灵秀飘逸,处处透着艺术大美之雅趣。他将继承和创新作为艺术的基点,将北方的富丽凝重和南方的娟秀细腻融容贯通,从极致中求雍容,从笔法、色调、构图、立意中见诗情。他用时代的精神和创新的胸臆,把花鸟画从传统的萧疏、闲适、君子在野、孤芳自赏的情趣中置换出来,赋予画面以文学的性格、诗化的意境,发展创新、清新、明丽的个人风格。他追求清虚明艳、秀美安静的意境,在简约中突出自然的生机,强调在画面中体现天趣。他见长于色彩调子的处理,减弱固有色,表现主观整体的色调感染力。

造就一个艺术家离不开天才和勤奋。陶传宝有绘画的天赋,更有坚毅的进取精神。他几乎放弃一切休息和娱乐,沉耽在艺术天地里,顽强学习,刻苦练功。获得成功时,他没有踌躇满志,就此止步,而以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投入自然的怀抱,大量积累创作素材,常常废寝忘食,花开花谢不知倦怠。正是这种精神与积累,让他厚积薄发不断涌现出更多艺术成果。

陶传宝自幼喜爱画画,合肥百花艺苑函授书画院结业、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擅长花鸟画,其绘画作品经常参加省市展览。曾在乡镇文化站工作10多年。个人简介和绘画作品被《中国当代书画家辞典》(第一卷)收录;画作和简历被中国邮政“一带一路·中国梦”的主题邮册收录,并出版发行限量版珍藏邮册。

陶传宝荣获“中国长城文化金奖”,被誉为“中国长城艺术家”荣誉称号。

陶传宝书画作品 室内效果图

中国新长城组委会推介

中国长城艺术家—陶传宝

Chinese artist——ChuanBao Tao

笔名:石鸿

安徽滁州人 现居深圳

北京当代书画院院士

安徽省民间艺术学会会员

皖东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城共享丨陶传宝的花鸟艺术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pz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