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许沙子了。又想玩沙子?去玩点别的!”
我往身体的左后方一看,是一位身穿蓝色T恤,身材高大的男子在和孩子说话。即使戴着口罩也能感受到这位爸爸的严厉。
从他瞟向沙子堆那一脸嫌弃的表情就能判断得出,他嫌孩子玩得满身是沙,脏。
再往身体的右后方一看,一位小朋友站着不动,睁着大眼睛直盯着沙子场里面看。
中间站着的妈妈表情淡定,应该是认可爸爸的想法。过着拉走了孩子,边走边说:走,咱们去别处玩玩。
即使在北京,我认为教育观念相对超前的父母,依然数次看到有家长去阻止孩子玩沙子。
除了嫌脏,还有家长是觉得玩沙子没意思(当然这个“没意思”是家长自己认为的“没意思”),不如玩那些高级的电子游乐设施更值。
长期从事儿童感统训练的岳明途曾指出:孩子的皮肤不曾和地面进行亲密接触,触觉体验学习没有得到满足,有可能出现神经体系的“营养不良”,影响大脑的辨别能力、身体的灵活性、情绪的好坏。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除了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胆小爱哭,也很容易因为太过于爱干净而影响人际交往和生活幸福感。
海桑在诗中写到:“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矩,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这才是孩子应该有的真实模样啊!
事实上,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太久,不过短短几年。
成年人总爱算账,总是自以为是。
我们真的应该学着换位思考,体会孩子的心情和感受,保护他们的好奇和探索世界的自由。让孩子玩他认为好玩的游戏,只要是安全无害的,脏一点、乱一点真的无所谓。
愿我们做父母的,都会给孩子这样的感动,让孩子有尽情脏乱玩耍的快乐。让孩子在这快乐与自由中更好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