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幼稚的的慕容博

幼稚的的慕容博

作者: 朱明宽 | 来源:发表于2017-02-01 14:47 被阅读0次

这几天,重看了一遍天龙八部,有一些新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幼稚

所以幼稚,就是眼睛里只有明局,看不到暗局。
天龙八部的起源,是30年前的雁门关伏击战。这一战发生的背景是慕容博假传消息,鼓动宋朝的顶尖高手袭击萧远山,结果双方损失惨重。
慕容博作为燕国皇族后裔,心里所想的就是恢复祖宗的江山,匡扶燕国。可是,他们就是一土财主,没有地盘,没有兵,没有权,想成事,只能是天下大乱后,火中取栗,方有一点希望。
当时,辽强宋弱,想鼓动宋攻辽明显比辽攻宋难多了。而在新版天龙八部里,萧远山的身份是禁军教头,他的授业恩师是汉人,所以对宋国有香火之情,每每劝皇帝和太后不要攻宋。
而太后和皇帝都崇武,对辽国第一高手萧远山的意见自很重视,听了他的劝,不打仗。
慕容博左等右等,都不见辽国出兵,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就到现场做调查,发现了这个情况。
于是他开始了思考:既然由于萧远山劝阻太后和皇帝,那么干掉萧远山,这仗不就打起来了嘛。最后,它做了一个计划,雁门关伏击,借宋朝人的手干掉萧远山。
慕容博认为会有如下几个结果:

  1. 太后和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必会出兵复仇;
  2. 辽国想打仗时,萧远山不在,就不会有人劝阻,这仗自然就打起来了;
    结果是:
  3. 雁门关一战,双方损失惨重;
  4. 自己被迫装死退休;
  5. 宋辽之间,继续和平了三十年;
    结论: 慕容博白忙活一场,屁用都没有,仗没有打起来,还把自己搭进去了。这个买卖做的,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就这个破水平,还只能复兴燕国,真真是做春秋大梦。

慕容博老爷子不知道有没有反省的习惯,认真的思考为什么最后会输得这么惨。不过即便反省了,估计也没有什么长进,因为他的脑子进水了。

那时的慕容博,能够凭自己的几句话,就让少林寺和尚,丐帮大哥,以及江湖顶尖高手集体出动,可见他的江湖威望是很高的,起码是能够和这些大哥平起平坐的。
有这么高的地位,这么高的声望,当然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可他最后选了一个最烂的。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认为 仅凭借刺杀一个教头,就能把局势扭转呢?
一个教头,就可以阻止辽国攻宋吗? 一个教头的生死,就可以决定辽宋的战争与和平吗?
慕容博的这个思维,可真是太简单了,太想当然了。
这种思维,不仅慕容博有,小说中的大部分人都有。比如说,宋辽关系中,最主流的观点是:宋朝人多,兵多将广,钱多,粮食多,只要有一两个名将,就可以把辽国揍的挺挺的。
可是终北宋一百多年,也没有占据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优势。
再加上南宋,整个宋朝三百年,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基本上都是处在守势的。
这期间,英明的皇帝也有一堆,名将也有很多,能干的忠臣也层出不穷,可最后还是输了,这就不能用简单的 将士用命,一二名将来解释的了。
这个思维的后果,就是把成败简单的归咎于某个人身上,包括奸臣,忠臣,将军与士兵。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岳飞同志的名言: 文死谏,武死战。
只要没有打赢,就是朝中有奸臣,前线的将士贪生怕死。
那如何解释仗打败了,将军也战死,那是为什么呢?
至于文死谏, 对象就是皇帝。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下,死谏的结果就是清谈,就是明末文人的普遍症状,大战之前人人喊打,等失败了,排着队的投降。

战争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因素决定,挑出表面的因素来承担责任,就类似与输球了,就怪前锋进不了球,或在守门员犯错误,后卫失误。
这种思维,在历史中,也是一堆堆的典型案例。

Paste_Image.png

宋辽之间,彼此之间互相博弈,双方都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局势。当然,操盘者会有聪明,愚蠢之分。 本人看不懂局势,会下错旗,结果就是吃亏,失算。
而双方虽然彼此争斗,最后谁也没不了谁,双方都进入了一个战略平衡期,在影响局势的因素发生变化前,谁率先出招,基本上都会处于劣势。
局势一旦变化,谁后出招,也会处于劣势。
这就是 顺势而为,顺应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形式,就是暗局,而不是简单几个将军的问题。

## 起兵山东

慕容博脑子进水的不仅是这一步,还有下面一步大臭棋。
在少林寺摊牌时,慕容博说了他的计划, 其中他们计划在山东起兵。 这是一步不能更傻逼的棋步了。
山东在黄河下流,横跨黄河两岸,背面即是辽国的燕云十六州,西南就是宋国首都 开封。
精兵悍将集结在此,天底下当兵的最集中的地方。 一旦宋辽开展,这儿将会是双方最先开始角逐的地方。
不管是辽国南下,还是宋国北上,都得经过此处,不管是谁经过此处,都得把此地的政权灭掉。所以,在这儿起兵,真是脑子有病的结果。
尤其是辽攻宋,宋会坚守首都,这儿更是会打的毛都剩不下,在这儿起兵,抢地盘,跟谁抢? 跟宋国抢,还是跟辽国抢?
不管是谁,灭他们都跟玩一样。
最好的测试,当然是选择一个主战场,防守空虚的地方来动手,才更容易成功。一旦成事,也就有了跟宋国或辽国谈判的本钱。
综合起来,慕容博同志的特点就是幼稚。
就这种水平,还想复兴燕国,纯属扯淡,也就只能忽悠忽悠自己的笨蛋儿子,仅此而已了。

华夷之争

  天龙八部的大背景是华夷之争,感觉受了欺负的宋朝人,觉得外族人都是混蛋,都得防着点。

慕容博本来就是鲜卑族,想复国当然可以理解。可是他手底下的四个人,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竟然也忠心耿耿的跟着。
这四个人,在江湖上,都算得上是翘楚级的人,不论是武功,还是人品,连乔峰都很瞧得上,看得起。可他们居然也跟着鲜卑人复国,颠覆汉人的江山。这就很难理解了。
他们应该算是天龙八部里仅有的四个汉奸。
为什么呢?
如果说他们四个都是鲜卑族的,也有可能,可是考虑到此时燕国已经灭国几百年了,民族大融合也进行了几百年,他们的民族意识上很认同自己的鲜卑特点是很难得。
这就有可能性更大的第二个解释,家臣说。
几辈子都是慕容家的家臣,所忠于的,是慕容家族,而不是国家。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走投无路的关羽在向曹操投降时,说自己是 降汉不降曹。 这句话是很有问题的。
所谓降汉,即投降汉朝,说明他自认为原本不是汉朝的人,不投降曹操,说明原本也不是曹操的人。
他是刘备的人,他忠于刘备,而不是汉朝。
所以,设想一个情况,即刘备和曹操易位而处,刘备是丞相,他想废掉汉朝皇帝自己干,关羽会如何? 从他的逻辑出发,当然要支持了,因为他从头到尾都忠于大哥。和汉朝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也是身份社会的一个特点。
从这个角度出发,现代社会的定义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相关文章

  • 幼稚的的慕容博

    这几天,重看了一遍天龙八部,有一些新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幼稚 所以幼稚,就是眼睛里只有明局,看不到暗局。天龙八...

  • 第一大反派

    马夫人和慕容博相比恐怕还是有差距的,慕容博为了复国无所不用其极。被称为天龙的第一反派也不为过,为了所谓的大业装死出...

  • 金庸每部小说里,最大的幕后黑手分别是谁?

    1. 天龙八部:慕容博 萧远山跳崖、乔峰被汉人养大成为丐帮帮主,以及后来所有相关情节,都是慕容博一手导致的。 马夫...

  • 剑神客栈(99)一代枭雄

    慕容博看到二弟慕容寿惨死心神震动。不过他很快便稳定了情绪,他慕容博还有大好的年华,他才刚刚过完六十大寿,他可不...

  • 金庸笔下有哪些化敌为友的武林高手?

    1. 萧远山、慕容博 这两个人天生一对,都是把儿子坑惨了的烂爹。 慕容博假传讯息,害得萧远山家破人亡。萧远山满腔怨...

  • 金庸笔下的绝顶高手们,相互之间交换过哪些武功?

    1. 鸠摩智与慕容博 在世纪新修版里,鸠摩智垂涎少林七十二绝技,就把自己的火焰刀功法,传授给慕容博,换得了一部分少...

  • 【连载】小僧法号鸠摩智(四)

    上一章(第五章) 第六章 听说六脉神剑很厉害?(我和慕容博的那点事儿) 在谈我和慕容博是怎么成为老铁之前,我想先聊...

  • 幼稚及其的幼稚

    作者:陆稚野,写与没喝酒的时候 一天和朋友闲来无事把酒当歌时,他无意回忆起小学时一个女孩对他说他很幼稚,让我作为一...

  • 金庸小说里的复姓高手武功排行榜

    1. 慕容博 慕容博虽然能被扫地僧秒杀,但依然是很靠近金字塔尖的人物,与萧远山、鸠摩智等人一样,都算是天龙八部里的...

  • 《天龙八部》慕容博: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天龙八部》中的诸多恩怨纠纷都是由一个人而起,那就是姑苏燕子坞的主人慕容博。慕容博是五胡乱华时鲜卑人慕容氏的后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幼稚的的慕容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tl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