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①。"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①修慝(tè):改恶从善。修,治,指改正。慝,邪恶。
【翻译】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说道:“请问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改正过失,辨别是非?”孔子说:“问得好啊!辛劳在先,享乐在后,这不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吗?检查自己的错误,不去指责别人的缺点,这不就消除潜在的怨恨了吗?因为一时气愤,而不顾自身和自己的双亲,这不就是迷惑吗?”
【解读】 个人修养的三个方面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修己治人”,尤其强调个人修养。在这里孔子就提出了个人修养的三个方面,崇德、修慝、辨惑。“崇德”是充实自己的修养,“修匿”是改进自己修养,“辨惑”是不糊涂、有智慧、看得清楚。要提高个人修养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去做。
何谓“崇德”,孔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崇德就是“先事后得”,就是先劳动后收获,先付出再收获。人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心理,即不付出或付出很少就得到很大的收获,总是期待着“天上掉下馅饼”,这种思想就是无德的表现,是要不得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总有些人羡慕别人的成功,羡慕别人的优裕生活……单单没有想到别人为这些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艰辛。当然,我们也知道,由于方法或者时机问题,付出并不一定都有收获,但是事实是你不付出就永远都不会有收获。你只要付出了,总会有所收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提倡靠自己的劳动换取成功、换取幸福生活、鄙视那些抱着不劳而获念头的人,他们是懒惰而自私的。
所谓“修慝”指的是“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孔子认为,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宽容大度,这样的人才可以远离怨恨!人性都存在弱点,都容易原谅自己而不容易宽宥别人。君子与普通人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能够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唐太宗李世民律己于严、待人于宽,广开言路,形成了历史上少有的安定、富庶的局面。他心里十分清楚,改朝换代的事之所以不断出现,其原因就在于“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因而他即位后,便诏令百官“上封事”。太宗为求谏,不止一次鼓励大臣:“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陷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他授权中书、门下等“机要之司”,若认为诏敕有不合适者,“皆应执论”,不得“阿旨顺情,唯唯苟过”,还提出“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太宗体谅谏臣心理,虚怀若谷,从不以忤旨加罪大臣,对贞观年间的谏诤之风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是“辨惑”,这里的“惑”有特定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迷惑。这里说的是不要意气用事,否则就容易陷入冲动,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要重视亲情,爱惜生命。总看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批评持怨恨态度,意气用事,去打击报复,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可能会伤害自己,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为了一点小事,就不顾身体性命去与人拼命,从而酿成大错,连带父母、妻子、子女都受罪,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如果我们心中随时都能想到亲人,重视亲情,那么任何事情都是小事,都不能引起我们的愤怒,更不会让我们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来。
如果你能够做到以上三点,先事后得,严己宽人,不感情用事,你的个人修养就上了一个台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