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印象
年幼时,家庭的温暖基本上都来自母亲。
母亲为人和善。父亲有时候跟叔叔婶娘闹矛盾,母亲是出来维持和睦的使者。她总是说服父亲不要和家人计较,要与家人友好相处。她总是想着别人的好处,而对于别人的错处转头即忘。那次父亲与三叔因为一块土地大吵一架,回家后和母亲痛苦一场。要知道土地在父亲和三叔——两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眼里比任何东西都珍贵,胜过一切。作为农民的女儿,非常理解那些为了一垄地打破脑袋的行为。母亲听完后,安慰父亲,一味说着三叔的不是,渐渐地父亲气消了一半。第二天,父亲再次提起这件事,母亲开始转变态度了,也说出父亲一点错处。再后来,母亲常当着父亲的面提及三叔和三婶娘的好处。其实兄弟之间哪有什么深仇大恨,再过几日,三叔拿着刚摘的香瓜给父亲送来,父亲笑着悦纳了,一切就都过去。
母亲没有什么理想,父亲的理想就是她的理想。当年计划生育,不允许生二胎,父亲的理想是有一个女儿,还要有一个儿子,母亲同意了。上天很眷顾他们,来了双胞胎弟弟。父亲说这块地种什么,母亲种什么,父亲说什么时候种,母亲什么时候种。父亲想吃什么,母亲做什么,父亲说这件事应该这样做,母亲绝不那样做。母亲的世界简单又单纯。
母亲最高兴的时刻是看到我们。每次我们回到家,她总是乐颠颠地忙前忙后,即使身体疲惫也毫不在意。我们也总是劝她不用这样热情,可是她却说看到我们就是高兴。她自己省吃俭用,却给孙辈们零花钱。
母亲很漂亮,十里八村的人看见母亲都说她年轻。年轻时,母亲更是漂亮,追求的人好多,可是她独独认准了父亲。她觉得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当年,如果谁家有适龄未婚姑娘,就可以搬迁到北大荒落户,能分很多土地,那个年代有土地就是有食物啊。姥爷变卖了所有家什,准备带着母亲和全家人去北大荒。可是母亲坚决不去,那种打死也不去的。姥爷没有办法又收回了所有家什,继续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母亲很勤劳,做事极为认真。家务事全在她一个人的肩上。有的事情完全可以由父亲来承担,可是她也不说。比如剁排骨这样的力气活,冬闲时父亲没有事,母亲还是独自承担。去年我请父亲帮忙,他很乐意帮忙。父亲也不是不干,只是他不知道可以干什么,需要母亲的安排。我告诉母亲,要像父亲安排她一样安排父亲干活,不能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承担。
母亲的和,母亲的善,母亲的勤,母亲的执着,是我们一笔无价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