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5期“诗酒趁年华”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诗酒趁年华”,好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主题,在自己青春年华,饮着美酒,吟诵诗词,何等惬意,想想都令人陶醉。
可惜我不胜酒力,喝不得酒,虽喜吟诵古人的诗词,可不大会作,饮酒作诗更不可能了。
虽然于此无缘,但是羡慕别人总是有的。提到诗、酒、年华,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好交友。他的诗作多醉时写成。下面,我们就借李白的诗,来看看他的人生中,诗酒与年华是如何巧妙结合的吧!
在李白的诗作里,《将进酒》是非常有名的一首,在这首诗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与两位友人围坐在一起,举杯豪饮,饮到尽兴处,李白沉思片刻,乘着酒兴,赋诗一首。
开篇写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由奔腾到海的黄河一去不回,想到人生短暂,似乎转眼之间,自己就从一头青丝变成满头白发。他把自己人生苦短的感叹,通过黄河,白发巧妙地表达了出来,其中的伤感跃然纸上。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我们看到了他及时行乐的思想,李白感慨时光易逝,所以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呐喊,在得意之时,自然少不得酒啊!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何等自信。虽然自己仕途不得志,得不到权贵地重用,但是他并不消沉,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一个乐观自信的李白跃然纸上。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作者用极度夸张,写出了与朋友相聚的欢乐,写出了对酒的热爱,也写出了自己的豪情。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劝酒也是如此豪爽,与友人一杯又一杯饮酒,居然舍不得停杯。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里,李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了,他究竟要发表何等高论呢?请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里李白痛快淋漓地表达了他对前人的思索:古往今来,那些圣贤之人,哪个不孤独寂寞啊!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留得美名。想那陈王曾经大摆筵席,即使一斗酒价值千金也在所不惜。李白如此劝酒,让朋友如何拒绝呢?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请客喝酒的主人都觉得喝到程度了,可李白还不肯罢休。可见他对饮酒多么痴迷。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为了饮酒,不惜将名贵的五花马和价格昂贵的千金裘统统拿去,换来美酒,与朋友共同消融那万古愁闷。在这里,诗人把自己心头的苦闷彻底的表露出来:原来,在李白心里,有着无尽的哀愁啊!这是他对自己仕途不得志,不被重用的倾诉。李白如此爱酒,原来也有借酒消愁的成分!
虽然仕途不得志,但是他借着酒兴,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超然脱俗的诗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诗句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给后人留下了美不胜收,耐人寻味,千古流芳的佳作。可以说,这首诗是李白在自己美好年华中,借酒创造地奇迹,如果没有酒,恐怕李白创作不出这样的诗吧!
李白豪爽喜酒,而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又何尝不是呢?杜甫虽然比李白小11岁,但两人因诗酒结缘。仕途不得志的人生经历,让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46岁时,李白卧病东鲁,秋天,忽然怀念起好朋友杜甫,于是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你看,即使是思念友人,也离不开酒,他抱怨鲁地的酒太淡,不能使自己喝醉,以至于对杜甫的思念,就如同浩荡的汶水,滔滔不绝。
总之,李白的一生是传奇的,诗与酒在他身上巧妙的融为一体,他喜欢酒,既是兴趣所在,也是在借酒消愁。如果没有酒,李白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吗?诗、酒、年华,在他身上绝美地交融在一起,碰撞出流传千古的佳作,终成一代诗仙,让人不得不佩服!
虽然李白仕途不得志,没能在美好年华建功立业,但是他并不颓废,他用古诗,借着酒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光易逝,愿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都能不负时光,珍惜拥有,趁年华正茂,创造出诗一样的人生。
网友评论